新研究突破!中国或将开启“人工冬眠”之路?可为太空探索铺平道路?( 二 )



上图:体温过低与走动增加同时发生
总而言之 , 降低体温固然可以降低神经元对能量的需求 , 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但以往成功诱发冬眠的实验对象往往是小鼠 。
小鼠作为自然休眠的物种 , 对低温耐受能力很高 , 休眠中的小鼠体温可降低至18℃ , 心率可降低到日常的30% 。

并且我国这次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 虽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 但实验结果却显示非人灵长类动物有着更强的御寒能力 , 其体温调节机制较小鼠更加精密复杂 。
因为在特异性激活下丘脑的实验中 , 与小鼠“放弃抵抗”的现象截然不同 , 非人灵长类动物展示了惊人的御寒能力 , 包括增加走动、增强血管收缩、肌肉颤抖和心动过速等 。

【新研究突破!中国或将开启“人工冬眠”之路?可为太空探索铺平道路?】所以基于小鼠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人体还有着漫长的距离 。 尽管“人工休眠”技术已经多次取得不错的进展 , 但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但毫无疑问 , 这次实验依旧是通往人工冬眠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