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拉萨一老板飞机托运25公斤黄金回家,到站发现黄金变石头( 二 )


视频显示 , 两陈确实是从机场出来 , 路上没有停留 , 直接回到了陈见方的家里 。
陈见方住的是高档社区 , 小区内监控清晰 , 从小区内的监控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人从车子的后备箱中取出箱子回家 。
如果是监守自盗 , 那就只能是陈见方的家里 。
警察搜查了陈见方的住处 , 没有找到黄金 。
警察调查了陈见方和陈立平的为人 , 认识的人都说两人为人正派 , 做事公允 , 不存在骗保的可能 。
骗保的嫌疑被排除了 。 谁才是金子变石头的始作俑者?警方陷入了困惑 。

为了尽快破案 , 拉萨警方成立了黄金失窃案专案小组 。
专案组决定直赴深圳 , 从源头查起 。
在深圳警方的协助下 , 专案组调取了黄金进入深圳宝安机场的所有监控录像 。
通过监控录像 , 警方确认飞机从深圳起飞的时候 , 木箱里确实是装的黄金 。
接着 , 专案组又赶赴成都双流机场 , 装有黄金的箱子曾经在此停留转机 。
在双流机场监控录像中 , 显示两只箱子内装的还是黄金 。
金子在起点和转机点都没问题 , 在飞机运行过程中更不可能被掉包 , 出问题的地点只能是拉萨贡嘎机场 。
难道是是机场工作人员作案?

【2017年,拉萨一老板飞机托运25公斤黄金回家,到站发现黄金变石头】警察在贡嘎机场全方位摸排 , 却发现装有黄金的箱子进入贡嘎机场前后的监控是坏的 , 根本无法通过监控查找线索 。
怎么办?正在警方犯难的时候 , 另一条线索浮出了水面 。
正应了那句老话:东方不亮西方亮 。

原来 , 专案组刑侦人员从双流机场的监控中 , 看到箱子上的收件人“陈杰”的写法 , 与两陈报案的箱子上陈杰的写法有明显差别 。
双流机场监控录像中 , 陈杰的“杰”下边的四点没有连笔 , 陈立平和陈见方报案的箱子上的“杰”却是连笔 。
为了进一步确认 , 办案人员再次来到深圳 , 调取了当天的物流存根 , 确认发货地箱子上的“杰”字不是连笔 。
警方重新检查了箱子 , 发现箱子上的收件人名字处有打磨过的痕迹 , 可以确定是把原来的名字磨掉后重新写上去的 , 而且在箱子的内壁 , 隐隐有一个“马”字 。

网购黄金的木箱都是特制的 , 除了收件人的名字和地址 , 发货方有时候会在箱子的内壁刻上收货人的名字或姓氏 。
既然陈见方和陈立平被掉包的黄金 , 箱子内壁刻着一个马字 ,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姓马的人就是掉包者?至少 , 这个姓马的人与案情有关 。
既然用过定制的黄金木箱 , 这个马姓男子一定在网上买过黄金 。
警方开始在拉萨寻找符合条件的马姓男子 , 通过调查在贡嘎机场有黄金运送记录的所有人 , 还真找到了这名姓马的男子 。
随即 , 警方传唤了马先生 。
面对警察的问话 , 马先生说自己确实从深圳网购过黄金 , 并且用的也是定制的箱子 。

当警方提出想看看马先生空运黄金的箱子时 , 马先生一愣 , 旋即就说自己手里没有运送黄金的箱子 。
怎么回事儿?莫非马先生真的是罪犯 , 用自己的箱子装满石头调换了两陈的黄金?
针对专案组的质疑 , 马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
原来 , 与陈氏兄弟签收黄金的方式不同 , 马先生每次收到黄金 , 就在机场打开验货 , 验收完毕 , 就把装黄金的木箱子丢到了机场废弃物回收站 。
警方把标有“收货人陈杰”的箱子给马先生看 , 当看到箱子内壁的“马”字时 , 马先生确认这就是自己丢弃在机场废品回收站内的箱子 。
为了验证自己说话的真实性 , 马先生带着警察来到了他丢弃木箱的地方 。
在机场的废弃物回收站 , 警方找到了马先生丢弃的另外两个特制木箱 。

马先生在机场提取黄金的日子是5月11日 , 比两陈黄金被掉包的日子早了5天 。
警方调取了5月16日机场人员出入记录 , 没有发现马先生进出过机场 。
并且事发当天 , 马先生有在别处办事的活动证明 。
木箱的主人马先生被排除了 , 线索又一次中断了 , 谁才是真正的偷金者呢?

专案组从与马先生的谈话中推断:案犯是先从机场废弃物堆积的地方拿到木箱 ,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头放进箱子 。
将箱子做封闭处理后 , 将原来马先生的名字涂抹掉 , 然后填写上陈立平侄子陈杰的名字 。
既能拿到废弃的木箱 , 还能接触到装满黄金的木箱 , 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掉包 , 案犯很大可能是机场的工作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