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半人马,会是怎样的生理构造?( 三 )


由于体型较大 , 为了提升足够的灵活性 , 存活下来的六足分腔爬行动物 , 胸腔会相应的延长 , 腹腔会收缩 , 甚至是退化 。
我们知道 , 昆虫的胸部分成前胸、中胸 , 以及后胸三节 , 这个时候的六足爬行类 , 虽然身体内没有完全分节(但会出现一定的分隔 , 以适应当初的硬甲分节) 。 所以应该会类似于膈肌 , 把胸腔分成了三个部分 。
当腹腔退化 , 胸腔延长之后 , 原本的后胸腔 , 则会演化成新的腹腔 , 主要为生殖器官所在部位 。 中胸部主要是消化器官 , 前胸部主要是呼吸器官和心脏 。

  • 其实对于陆生爬行类来说 , 四肢已经是最经济的 。
所以在演化过程中 , 前肢要么退化 , 成为和现今爬行动物相当的类型 , 要么解放前肢 , 强化抓握能力而留存 。
  • 这些因为强化抓握能力 , 而保留前肢的六足爬行类 , 拥有智力提升的更强空间 。
按照这个演化路经 , 当演化出六足哺乳动物 , 我预估可以提早2亿年 , 演化出媲美人类的智慧(因为解放双手太早了 , 当然还需要同时增加相应的竞争压力 , 并且没有在口腔和牙齿上过多的武装) 。
也只有很早就演化出足够高的智慧 , 才能保证足够强的食物获取能力 , 尤其是水果和肉类 , 才不至于长出马嘴 , 马的消化系统 。
这样 , 半人马自然就能演化出来了 。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半人马,会是怎样的生理构造?】通过这样方式演化出来的半人马 , 腰部往上的位置是上腔 , 主要是心肺以及消化道 。
腰部部位存在进化残留的前膈 。
从腰部到到中肢后一点点 , 是中腔(或腹腔) , 胃、小肠、肝等主要消化器官位于这个部分 , 而且消化系统极其发达 。
人类粪便干物种中 , 含30%死细菌 , 20%为脂肪 , 30%为未消化残存食物、脱落细胞物质等等 。
半人马的消化系统 , 则能消化吸收绝大部分的营养成分 。 这样 , 虽然食量会比人类大很多 , 口腔和牙齿会一定的强化 , 但不至于过于夸张 。
但要接近人类脸型 , 主肉食是必然 。
因为食量很高 , 狩猎能力、攻击性 , 远超早期人类 。 再加上高智力 , 对其他哺乳动物形成降维打击 。 由于整个上腔容纳心肺 , 耐力并不见得比人类弱 。
中腔之后是后腔(或尾腔) , 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在这些部位 。 中腔和后腔之间存在后膈 。
  • 早期半人马的体型 , 和图上的这个体型应该相差极大 。
因为重心关系 , 上腔的心肺是接近腰部的 , 而且上肢足够的细小 。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奔跑压力 , 下面四肢也不会有图中那样的强壮 。
不过 , 我们可以预设 , 生存过程中 , 出现相应的环境变化 , 令他们有奔跑的生存压力 。 那么下方四肢 , 是可以进化出图中形象 。
  • 最关键就是上腔的演化过程中 , 单纯从生物自然演化动力的角度来分析 , 是不可能的 。
那就只能从人类的审美角度来了 。
首先半人马会像人类演化过程那样 , 只留下一对乳房 , 位于上腔 , 其他部位乳房退化 。
生殖器依旧位于最后方 。
那么经过长期的生殖审美选择之后 , 胸部和臀部 , 自然会往更大、更饱满的方向演化 。
那么上半身演化成S曲线 , 就有可能了 。
  • 当上身完全直立之后 , 步行时的重心问题不大 , 但奔跑时 , 重心则会因为过重的上腔 , 出现大问题 。
但其实 , 还是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1、在身体后面武装足够的盔甲 , 令身体中心后移 。
2、上身足够的小巧化 , 并增强中肢 。

像这张图里的半人马 , 由于上半身足够的小 , 若能再适当的强化中肢 , 奔跑起来 , 也就不存在重心问题了 。
  • 总的来说 , 半人马并非和某些分析那样 , 在生物学上不可行 , 而是可行的 。
只不过和人体的内部构造有一定的差异 , 除了器官的分部之外 , 还有肋骨的不同 。
  • 因为存在三个墙体 , 所以他们的肋骨其实也被前膈和中膈 , 分成了三个部分(原本没有肋骨的腹腔 , 是退化掉的) 。
而他们脊椎骨的形态 , 应该类似于眼镜蛇形 。
硬生生把人类骨架和马的骨架拼凑在一起 , 认为半人马不可能性的言论 , 可以休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