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奥莉娅:嫁甘肃小伙,生两个混血儿子,如今怎么样了?( 二 )


可那时候的奥莉娅也很好奇 , 她常常在想“黄河为什么叫黄河呢?”这次能够亲眼见到黄河 , 她终于解答了自己的疑问 , 也彷佛将自己又拉回到了初中的那段记忆 。
对于初到中国的奥莉娅来说 , 她要面临很多问题 , 因为当时她几乎不会说中文 , 仅会的几句话 , 也是丈夫王宁教给她的 , 为了能够在中国生活下来 , 奥莉娅苦学中文 , 她找了中文老师 , 也买了很多翻译书 。

奥莉娅到图书馆看书
而在学习汉语期间 , 王宁的父亲也帮助了奥莉娅 , 成为了奥莉娅的家庭教师 , 每天他都会监督奥莉娅的中文学习 , 还会给奥莉娅布置中文作业 , 让奥莉娅将汉字写到田字格里 , 然后交给他检查 , 在家人的督促下 , 不到一年间 , 奥莉娅的中文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
嫁甘肃小伙 生混血儿子
2010年6月 , 奥莉娅在兰州的一家医院里生育了一个混血儿子 , 儿子的到来让一家人非常开心 。 因为出生在中国 , 小宝宝很快便加入了中国国籍 。
2010年7月10日 , 奥莉娅和王宁在兰州一酒店里 , 举行了隆重的跨国婚礼 。 婚礼当天 , 吸引了好几百人的亲临 , 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个从俄罗斯来的洋媳妇 , 到底有多么漂亮 。 那天 , 对于奥莉娅来说终生难忘 , 她才意识到中国结婚的繁琐 , 各种习俗让她应接不暇 , 但因为是大喜的日子 , 懂事的奥莉娅完美地应付了下来 。

从事教学工作的奥莉娅
结婚后 , 丈夫进入兰州某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 奥莉娅则受聘于兰州城市学院 , 主要从事俄语翻译等工作 。
因为夫妻都忙于工作 , 孩子就不得不麻烦公婆帮忙照看 , 对于这件事 , 奥莉娅一度非常自责 , 在她看来 , 公婆并没有任何义务帮忙带孩子 ,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 不过那段时间 , 奥莉娅夫妻和公婆住在一起 , 自己除了上班 , 其余大多数时间都在照看孩子 。 并不是将孩子全部托付给了公婆 。

奥莉娅经常会自己下厨
在中国 , 婆媳关系是绕不开的话题 , 但是在奥莉娅看来 , 自己的婆婆非常开明 , 对自己也很好 。 小时候 , 奥莉娅非常听话 , 妈妈做什么她就吃什么 , 这也养成了她不挑食的习惯 。 但是自从嫁到了婆家 , 婆婆总是在做饭前询问奥莉娅吃什么 , 会根据奥莉娅的胃口做奥莉娅喜欢的食物 。 不过奥莉娅一般并不会过多建议 , 大多数情况下 , 都是婆婆做什么 , 她吃什么 , 所以在饮食上 , 她和婆婆的相差非常融洽 。

兰州牛肉面
不过说到吃 , 奥莉娅倒是非常喜欢兰州牛肉面 , 她几乎每两三天都会吃一次兰州牛肉面 。 因为兰州牛肉面非常出名 , 在俄罗斯街头 , 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店面 。 和中国不同的是 , 俄罗斯的牛肉面通常没有辣子 。 所以第一次吃兰州牛肉面 , 奥莉娅感觉很辣 , 但后来 , 她就喜欢了 , 甚至比当地人还能吃辣 。
学习中国文化 痴迷敦煌文化

奥莉娅和学生合照
从2013年开始 , 奥莉娅就在兰州城市学院从事起了教学工作 , 开始担任学生们的俄语老师 , 不过课程并不繁重 。 很多时候 , 她还能接到一些翻译的工作 。
2015年 , 奥莉娅接到了一个新的翻译工作 , 当时甲方要求她翻译一些关于敦煌文化和艺术的书籍 。 为了深入了解到敦煌文化 , 奥莉娅还特意去了一趟敦煌莫高窟 。 这一次游学 , 让奥莉娅对敦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她下决心要苦心研究中国文化 。
2017年8月 , 奥莉娅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 而奥莉娅的导师正是中国敦煌学知名学者郑炳林教授 。

奥莉娅和导师郑炳林在一起研究文献
这个时候的奥莉娅中文水平已经非常优秀了 , 和人正常交流以及翻阅中文书籍都不存在问题 。 但即使这样 , 她也倍感压力 。
为了能够早日毕业 , 奥莉娅非常努力 , 她放弃了很多娱乐时间 , 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 期间 , 她多次前往敦煌调研学习 。 也翻阅了大量记载敦煌文化的书籍 。
不过攻读博士期间 , 奥莉娅也时刻惦记着家庭 。 不仅监督儿子的学习生活 , 还和丈夫备孕生了二胎 。
2018年5月 , 奥莉娅又为王宁生育了一个混血儿子 , 两个混血儿子对于奥莉娅来说就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 。 不过 , 她还想生女儿 , 可是工作学习都太忙 , 这件事只能往后压了 。

奥莉娅敦煌奖证书
2019年底 , 奥莉娅获得了由甘肃省政府颁发的外国专家“敦煌奖” 。 这个奖项肯定了奥莉娅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 。 也肯定了奥莉娅在向俄罗斯传播敦煌文化方面的努力 。 对于获奖 , 奥莉娅非常高兴 , 她第一时间向自己的父母分享喜悦时刻 。 她觉得自己生活在兰州 , 也是一种缘分 , 她爱这里 , 这里就是她的第二故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