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尔的人生也就此定格在了104岁 , 那个亲人陪伴的夜晚 。
从古至今 , 人们大多向往长寿 , 然而这个无病无疾的长寿老人 , 却为何要一门心思求死呢?
02
其实 , 古道尔的一生 , 精彩绝伦 。
104岁的戴维?古道尔不仅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植物学家 , 还是第一个涉足温室效应研究的生态学家 。 他一生发表论文百余篇 , 出版生态系统丛书30部 , 书里对地球上生态群落的描述 , 极富价值 。
不仅如此 , 他即使年过百岁 , 也依然坚持工作 , 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做研究 , 就是在田野、沙漠、湿地里穿梭取样 。
然而 , 这个澳大利亚最长寿的科学家 , 他的家乡却并不在澳大利亚 , 1914年 , 古道尔出生于英国伦敦 。
他幼时坎坷 , 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 一战爆发时 , 古道尔才刚满4个月 , 随后 , 他的整个童年都在炮火中担惊受怕地度过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古道尔接触到了化学 , 化学实验中那些微妙的分子变化 , 令古道尔欲罢不能 , 他毅然决然地搞起了相关研究 。
1941年 , 27岁的古道尔考取了伦敦帝国理工学校的化学博士学位 。 后来 , 古道尔又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七年后 , 古道尔就已经获得三个博士学位 , 成为知名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 。
也许是因为幼时的战争阴影 , 又或者是对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的向往 , 34岁的古道尔移居澳大利亚 , 在墨尔本大学成了一名讲师 , 一晃就是70年 。
与其他的研究者不同 , 古道尔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做学问的老学究 , 他的业余爱好丰富多彩 , 足球、羽毛球、戏剧表演、荒岛探险 , 他像个陀螺一样 , 整日忙个不停 。
1979年 , 65岁的古道尔退休了 , 然而 ,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 , 退休在家 , 养养花草 , 哄哄儿孙 , 而是继续他的研究之路 。
仅65岁这一年 , 古道尔就编著了一部《世界生态系统》系列丛书 , 长达30卷之多 。
研究之余 , 古道尔还会开车前往他热爱的戏剧团 , 参加演出、排练节目 , 他热爱这个舞台 , 虽然年事已高 , 但是他仍旧是剧团里的台柱子 。
后来 , 古道尔在83岁时 , 还被依迪斯科文大学返聘为名誉教授 , 尽管没有薪水 。 可古道尔还是每天开着车 , 带着背包按时来学校 , 朋友们都打趣古道尔是“80来岁的年轻小伙” 。
直到102岁时 , 古德尔依然还在科学的前沿奋斗不止 。
后来 , 因为在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 古道尔被澳洲政府授予了荣誉勋章 , 成为澳洲最长寿的科学家 。
然而 , 当这位百岁老人 , 对生活依旧保有热情和干劲时 ,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03
“古道尔先生 , 出于对您的安全考虑 , 我们还是决定解除合同 , 您不要再来上班了 。 ”2016年的一天 , 古道尔所工作的依迪斯科文大学 , 突然找到他 , 要将其辞退 。
家人们听说后 , 都纷纷表示不解:“您在那工作了20年 ,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古道尔气愤地找到校方理论 , 才终于弄明白了原因 。
原来 , 此时的古道尔已经102岁了 , 每个星期他需要工作4天 , 每天搭两趟巴士 , 再倒一次火车才能到达工作地点 , 单程就要花费90分钟的时间 , 这对于一个百岁老人来说 , 确实太过冒险 。
然而 , 这个解释不仅没有说服古道尔 , 反而让他更加地恼火 , 因为在前不久 , 古道尔刚刚被吊销了驾照 , 而吊销的理由如出一辙 , 都是因为他“太老了” 。
后来 , 古道尔被辞退的消息 , 在澳洲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 人们议论纷纷 。 有人说:“这么做 , 对一个老人太不人道了!”
最终 , 迫于舆论的压力 , 学校不得不收回成命 , 给古道尔安排了一间离家很近的小研究室 , 让他继续上班 , 继续他的科研工作 。
谁知 , 不久以后 , 古道尔便开始郁郁寡欢了 。
原来 , 古道尔在90岁时 , 患上了心脏病 , 从那以后他不得不舍弃与网球有关的运动 , 不仅如此 , 因为被吊销了驾照 , 他也无法参与话剧团的演出 。
推荐阅读
- 五个令科学家费解的惊人发现
- 美国科学家:人不会真正死去,而是在另一个世界重生
- 霍金的预言可能要成真,科学家在人类便便中,发现了9种塑料微粒
- 阿根廷巨鹰翼展长达7米,以捕猎狮子为食?这么厉害为何会灭绝
- 巨星陨落!化学所胶体界面代表人物,江龙院士与世长辞!
- 山西医科大学崔永萍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发表研究成果
- “真菌蘑菇屋”?宇航员生活在火星或可用种植蘑菇来打造火星建筑物。
- 地球上的水,是来自太空么?科学家从小行星上找到答案
-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极小一部分,而我们对于整个宇宙的了解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