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03分学霸
为筹学费去冰棺厂打工
2014年暑假 , 一位被西南交大录取的高考生 , 为了赚学费去冰棺厂打工的故事被新闻媒体大量报道 , 引发大众关注和议论 。
该考生名叫罗贵平 , 是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回天镇石门村人 , 是家中独子 。
他曾经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 , 父母恩爱 , 身健体康 。
爸爸妈妈对他倍加宠爱 , 母亲除了学习要求严格 , 其他方面都尽可能地满足他 。
家境普通 , 一家人和美地享受平淡的却不失幸福的生活 。
那时 , 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 只需要好好读书 。
然而 , 这一切在他读初中时 , 一个意外击碎了平静的幸福生活 , 让这个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
(罗贵平)
那天 , 他正在上课 , 班主任跑来告诉他 , 他母亲出车祸了 。
他赶到医院还是晚了一步 , 见到的只是母亲冰冷的尸体 。
没能和母亲说上一句话 , 他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
而且 , 因为肇事司机逃逸 , 母亲白白失去生命 , 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
中年丧妻 , 罗父痛不欲生 。
妻子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能考上大学 , 成为有用的人 。
罗父收起悲伤 , 当爹又当妈地照顾罗贵平的生活 。
读高中需要钱 , 读大学需要钱 , 他希望给孩子赚更多的教育费 , 每天辛苦地打工赚钱 。
然而 , 上天并没有怜惜他们 , 意外再次袭击这个承受伤痛的家庭 。
罗父的手指由于操作失误 , 被机器绞断 , 成了残疾 , 丧失了一部分劳动能力 。
他再也不能从事重体力活 , 只能做些轻松工资少的工作 。
罗贵平小小的年纪接二连三承受着家里的苦难 , 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
然而 , 磨难只能打败弱者而无法让强者屈服 ,强者会用勇敢来回应磨难 。
正如伏尔泰所说:“人生布满了荆棘 , 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 ”
罗贵平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 努力读书 , 是他能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
考上大学 , 给未来争取更多的资本 , 将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 这样才能给父亲更好的生活 。
别的同学放学后 , 或拿钱去网吧玩游戏 , 或奔赴各种补习班 。
而他放学后会穿梭在大街小巷各个垃圾堆捡废品 , 攒到一起换钱 , 为了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 。
他没钱去补课 , 也没有练习册可以做 , 他只有一颗不屈服努力上进的心 。
中考后 , 他考入成都重点中学成都十二中 。
家庭的变故 , 让他独立得特别早 。
自己一个人办理了入学手续 , 因为没钱 , 他放弃了收费较贵高的重点班名额 , 去了普通班就读 。
周一到周五他在学校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 生怕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
周末他回家和罗父一起去附近的电磁厂串磁环挣钱 。
两人一天不停歇地串 , 能串500个 。
按个数算钱 , 这时罗贵平恨不得自己多长出一双手来 , 多串点多赚钱 , 这是家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直到高三 , 他才停了这份兼职 。
因为他懂 , 他必须全力以赴 , 才有未来 。
尽管他没在重点班 , 但他的成绩一直和重点班的同学比肩 。
有人曾经询问罗父:你在什么方面给过孩子奖励吗?
罗父回答说:
在得到成绩后 , 我们父子俩的第一反应都是去给他母亲上坟 。老师曾经让他作为优秀家长交流一下教育经验 , 他说了一个自己生活日常 。
罗贵平在家学习时 , 他不会看电视 , 而是坐在旁边看报纸和读书 。
罗母对他学习上的严厉深深刻在罗贵平心里 , 而罗父也在默默地给罗贵平创造好的读书环境 。
2014年6月末 , 高考放榜 , 他以总分603分的成绩为自己的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开启人生新的起点 。
在填报志愿时 , 考虑到父亲的身体 , 他放弃了本可以去的学习而是选择了离家近的学校 , 报考了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
然而 , 喜悦没过多久 , 现实的难题就摆在眼前 , 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
罗贵平决定出去打工 , 但是 , 因为是短期工 , 用工的地方比较少 , 工资还特别低 。
后来 , 有人帮忙找到一份工作 , 工资2000元 , 但是工作地点不太好 , 在冰棺厂工作 。
(罗贵平)
罗贵平毫不犹豫地答应去 , 能赚钱 , 只要不违法 , 他什么工作都可以干 。
然而 , 第一天到冰棺厂他还是有些许不适 , 那个冰冷阴森的氛围真的让他想后退 。
推荐阅读
- 田静4小时带货销售额60万,郭威跟岳父吃喝,北海舅反驳六亲不认
- 军援乌克兰:美国把移花接木做到非洲!
- 办丧事,为啥使用哭丧棒?有啥讲究?
- 餐厅门外排“百米长龙” 围炉煮茶烤热餐饮 热腾腾的“烟火气”蔓延街巷
- 抗原试剂遭甩卖,单价不到2元【三分钟新闻早知道】
- 雷州一民间团队被举报以公益名义行骗? 这是非法敛财还是爱心行善?
- 男子元旦成婚,父亲身患重病,新人到医院病床边给父亲磕头
- “汉交会”交易热潮延续,汉口北名车小镇推出优惠“组合拳”
- 汽车冲出展台:远航汽车的小事故带来一个关于程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