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公里外,旅行者1号回头拍了一张照片,人类看了内心无法平静( 二 )



在光盘左上角是二进制代码 , 竖线是二进制1 , 横线是二进制0 , 表示基于氢钟的演奏速度是每分钟16.667转 , 下面的二进制代码表示唱片每一面的播放时间的大约是1个小时 , 当金唱片播放的时候 , 它会以每圈3.6秒的速度播放唱片 , 任何文明都应该能够看懂这个唱片 , 在科学家将唱片制作好时 , 很多人还担心这个金唱片会给地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不过现在看来 , 是我们想多了 , 因为按照旅行者1号探测器的飞行速度 , 它根本没有办法飞出太阳系 , 太阳系的边缘在奥尔特星云 , 直径大约是2光年 , 相当于光速飞行2年的时间 , 光速远远超过了人类探测器的飞行速度 , 所以旅行者1号探测器根本没有办法飞出太阳系 , 也不可能被外星文明捕捉到 。

看到这里 ,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失落的感觉 , 不过虽然旅行者1号探测器无法飞出太阳系 , 但是在它飞行的过程中 , 给人类传回了很多关于太阳系的秘密 , 通过旅行者1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我们能够知道 , 在木卫一上面有火山喷发的景象 , 而且旅行者1号探测器还观测到了土卫六 , 曾经科学家一直都对土卫六充满了好奇 , 土卫六被称为是泰坦星 , 是土星中最大的卫星 , 它的平均半径达到了2575公里 , 比水星的半径还要大 , 科学家一直认为 , 土卫六上面可能已经诞生了生命 。 根据旅行者1号探测器的观测我们能够知道 , 土卫六上面拥有厚厚的大气层 , 它的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 , 和地球非常类似 , 不仅如此 , 在土卫六上面科学家还发现了水资源 , 水是生命之源 。 有水就意味着可能有生命存在 。

除此之外 , 科学家还发现了甲烷形成的海洋 , 在海洋下面或许存在最简单的生命 , 不过旅行者1号探测器并没有深入土卫六里面 , 也只能够看到土卫六的大概情况 , 旅行者1号探测器给人类探索宇宙带来了希望 , 同时也让人类感到非常绝望 , 在1990年2月14日 , 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位置 , 已经完成了出发前的所有任务 , 此时它即将奔赴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 ,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 , NASA向它传到了回头的指令 , 并且拍摄了一张太阳系的全家福 , 在这张全家福传回到地球的时候 , 很多人看到照片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 在这张全家福中 , 地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 而是成为了一个仅有0.12像素的暗淡蓝点 ,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地球的位置 , 或许连科学家都找不到地球在哪?

0.12像素大家能够知道有多大吗?相当于一张白纸上 , 用圆珠笔轻轻地点了一下 , 如果不仔细看 , 根本看不到这个蓝点 , 就是这个暗淡的蓝点 , 给了我们最原始的震撼 , 这个暗淡的蓝点是孕育我们诞生的星球 , 我们所认知的人、所在乎的人、所知道的事情、所见过的事物、包括我们的全部都集中在这个暗淡的蓝点上面 , 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地球 , 在宇宙中连一粒沙子都算不上 , 而且这仅仅是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地方 , 并没有飞出太阳系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 , 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星系 , 银河系的直径达到了20万光年 , 在银河系的外面还有本星系群 , 在本星系群的外面还有室女座超星系团 , 在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外面还有更大的星系 。

目前人类能够观测的宇宙范围达到了930亿光年 , 这仅仅是人类可以看到的 , 并不是宇宙的全部 , 宇宙到底有多大?目前科学家还在进一步探索当中 , 站在宇宙的角度上来看 , 地球其实可有可无 , 只不过这个不起眼的蓝色星球 , 承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部 ,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科学家、我们的作家等等 , 全部都在这个蓝色星球上 , 虽然地球承载了人类的一切 , 但是面对浩瀚的宇宙 , 人类的行为却显得十分可笑 , 从古至今 , 人类都在争夺土地资源、名利、财富等等 , 而这些在宇宙面前 , 连一粒灰尘都算不上 , 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 , 曾经著名的物理学家卡尔.萨根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不由得感慨道:我们的心情、我们的骄傲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殊地位的感觉 , 都遭受到了这个暗淡蓝点的挑战 。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 , 从诞生到现在 , 短短几千年的时间 , 在这几千年的时间内 , 人类已经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 , 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没有人类高级 , 但是即便是 这样 , 人类在面对浩瀚宇宙时 , 还是显得那么无力 , 人类的科技在宇宙面前更是不值一提 , 现在人类的飞行速度连光速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 想要飞出太阳系 , 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 ,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而且就算是人类的飞行速度能够达到光速 , 面对浩瀚的宇宙也显得很慢 , 看到这里 , 我想大家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 人类该如何在宇宙中生存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