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也为各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作为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 霍乱的传播速度很快 , 潜伏期又很短 , 通过饮水和食物夺走了当时许多人的生命 。
霍乱来之凶凶 , 自1817年以后每隔几年 , 霍乱就会大流行一次 , 直到今天 , 霍乱已经有着七次大流行 , 涉及地区从印度延伸到亚洲、欧洲和美洲 , 可以说 , 在随后的百年发展中国 , 霍乱一直是全球各地区人民的噩梦 。
但随着世界科技和医疗水平进一步的发展 , 霍乱也逐渐有了防治措施 , 通过研制疫苗、加强传染源管理、普及卫生教育等各种措施 , 全国各地都大大地降低了霍乱的传染率和死亡率 , 虽然直到今天 , 霍乱仍然存在 , 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为终止霍乱构建好了全球规划图 , 在2030年 , 各国的霍乱人数减少到90% , 霍乱也会与绝大部分普通人画上句号 。
无论是马赛大瘟疫还是霍乱 , 在历史的角度下 , 人类仿佛都是胜者 , 而在面对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疫情——新冠肺炎时 , 在历史的角度上来说 , 我们又会不会是胜利者呢?
新冠肺炎2019年 , 新冠肺炎在年末齐家欢聚的时候来到我们的身旁 , 中国作为较早发现疫情的国家也受到了疫情重大的影响 。 不明的病因、紧张的医疗物资、惶恐的市民……一桩桩一件件仿佛历历在目 。 在如今2023年 , 在这三年漫长的抗疫中 , 许多人也对抗击疫情产生了怀疑 , 在这场与疫情的生死搏斗中 , 人类又是否会取得胜利呢?答案是肯定的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病毒传播和其毒性之间的反比关系 。 从人类历史上看 , 病毒的毒性越来越低是一种趋势 , 病毒持续的周期越长 , 毒性就会越来越低 。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原因是毒性大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 新冠肺炎病毒通过人传播 , 但毒性大导致载体死亡使得传播率下降 , 为了进一步谋求生存 , 聪明的病毒就会减少其毒性增加传播效率增加自身的存活率 。
除此之外 , 还有“自然选择”在其中作祟 , 受到基因的影响 , 许多人对于病毒有着先天性的免疫或者抵抗力 , 这就导致在疫情爆发后这些人能够侥幸活下去 , 这些人的后代也因此更高的存活率 。 虽然第二点在新冠肺炎疫情上的体现并不明显 , 但在长期的疫情发展历史中却对抗击疫情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
其次便是人们身体中的抗体产生也会导致新冠病毒对人体危害变小 。 这点对于中国近期“放开”疫情政策中有一定的印证 。 在近期中国疫情放开政策影响下 , 许多中国居民都受到了一波疫情的冲击 , 同时也担心和焦虑着“阳了以后会不会复阳” 。 答案是不会的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 无论是无症状还是有过感染症状 。 78%的人都不会重复感染 。
除了中国的官方声明以外 , 美国在今年3月份也曾在JAMA上发表一项研究 , 在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后20个月内 , 在那些未接种疫苗的健康美国成年人的体内 , 仍有着比较好的保护性抗体水平 。
在病毒自身毒性和传播速度的关系、自然选择、人体抗体的三重作用下 , 新冠肺炎的抗击对普通人来说更是简单容易了许多 。 因此我们也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 对抗击疫情的前景充满希望 。
二 , 大疫不过三 , 过三必有殃?在历史的印证下 , 我们仿佛看见了前人为我们预见的美好未来 , 但也有许多人对疫情抗击保持着消极的态度 , 原因便是网上疯传的“大疫不过三 , 过三必有殃”一说 。
对于历史 , 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待 , 在历史的演绎中 , 我们了解到了自古疫情与人类的争斗中 , 人类往往会获胜 , 即使获胜的代价惨痛 , 但我们还是传承了下来 。 不过这一切都是基于事实依据说的 , 面对一些古代的文献话语 , 我们还是要保留一下自己的观点 , 去了解真正的事实 。
“大疫不过三 , 过三必有殃”出自《载花船》的一句“兵临城下 , 必爆发一场大疫 , 大疫后 , 必有大荒 。 ” , 《载花船》一句话本意是记录着在战争后一定会带来一场瘟疫灾荒的爆发 , 在古代兵荒马乱天下大乱的时候因生产力低下 , 人们在战乱条件的物质生产来不及保障 , 因此会造成灾荒 , 再加上医疗等卫生条件差 , 战争中产生的尸体和伤口会滋生细菌病毒的产生 , 因此造成瘟疫 。
但在之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这句话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 渐渐演变成了总结疫情的一句话 , 三年后瘟疫不结束 , 就会有灾难 。 这句话也在历史中有着些偶然的事件论证 。
推荐阅读
- 带病工作的医生怒斥专家:看看发热门诊,深夜老百姓们还在排队!
- 为什么新加坡宣布,宣传连花清瘟治疗新冠有效是违法的?
- 火星移民致富攻略!如何在火星当上尊贵的农民?种植蔬菜比登天还难?
- 山西黑老大敛财12亿,7次减刑,出狱时致高速堵路,却遭妻子举报
- 狡猾的新冠病毒长这样
- 多名网红直播间约架在网红桥斗殴,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就好了
- 军人|疫情放开后,战友想出去旅游?这些地方对退役军人免门票
- 欧洲一家初创公司制造的纳米卫星和太阳帆任务成功发射,实属首次
- 无需避讳,死者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