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171 — 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 。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 。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 。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

文章插图
家族成员
祖父:司马俊
父亲:司马防
兄弟: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他们和司马朗并称“司马八达”)
子:司马遗、司马望(司马孚子,过继给司马朗)
孙:司马洪(司马望之子)

文章插图
人物生平
- 神童
光和五年(182年),11岁,司马朗参加朝廷举办的神童考试——童子试,报名年龄限制在11-15岁 。考官看司马朗身材高大,完全不像11岁的样子,怀疑他虚报年龄 。司马朗正色回答:“我的家族中人世代以来的身材一向都很高大,我虽然年轻幼弱,却没有急功近利向上层攀援的习气,从而谎报年龄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的人生立志要做的事情 。” 。结果司马朗被录取,11岁进入了当时全世界的最高学府——东汉洛阳太学 。能够在东汉成为太学生,万里挑一,能够在11岁进入太学,绝对是神童 。
- 脱董返乡
面对杀气腾腾的魔王董卓,司马朗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沉着冷静 。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已去世的儿子同岁,为何要背叛!”,司马朗回答说:“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这的确是虚心深虑,即将成为复兴社稷的治世啊 。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著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 。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 。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鉴,稍加反省深思,那么名声就可像日月一般的荣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 。”董卓听完很满意,也说:“我也有这种感悟,你说的很有道理 。”听完,董卓决定,放人 。
【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司马懿小儿子】但放人不等于允许你出城 。如果说,官二代比平民子弟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见识,见识包括学识,也包括潜规则 。司马朗先是用学识狂拍董卓的马屁,紧接着就遵循潜规则,不惜散尽家财贿赂董卓身边说的上话的人 。行贿之后,司马朗顺利出京 。但此时老家也不安全,想来想去,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叫做赵威孙的亲戚,在黎阳握有一支争霸不足,自保有余的军队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司马朗还是先回老家劝说父老乡亲和他一起走,可人们宁可死在熟悉的土地上也不愿苟活于陌生的环境,更何况,形势不见得有你小子想象的那么糟糕,你不过才十九,我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只有赵咨相信司马朗的判断,带领全家跟随 。赵咨一家自此与司马家结成世交,赵咨之子后后来成为了司马家干将 。
司马朗刚走,袁绍领导的义军驻扎在温县附近,义军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四处烧杀掳掠,温县人被杀了一半多,比董卓军杀的人还多 。然而董卓是魔王,他们是义军,呵呵 。
兴平元年(195年)24岁,刚刚崛起的曹操和流落到黎阳附近的吕布开战 。黎阳的安宁被打破,司马朗再度带领全家回到温县老家 。当年发生饥荒,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众人,教导诸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次突如其来的繁华与苍凉,司马朗已经从弱小的身影成为别人可依靠的肩膀 。
- 投效曹操
司马朗在县里施仁政,待人以宽,从不使用当时流行的鞭杖之刑 。由于战乱,洛阳人口凋零,朝廷就把附近州县的人口迁徙一部分进京 。后来县里需要百姓服役造船,已经迁走的百姓听说了,担心司马朗这边人手不足,人们奔走相告,自发地回来帮忙,司马朗竟然受百姓爱戴到这个地步!曹操听说以后也很惊讶,调司马朗到身边做秘书 。
司马朗向曹操进言,说天下大乱的根源是是因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国又没有练兵备战的缘故,现今虽然不需恢复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国召集常备士兵,既能抵抗外族的侵略,又能震慑有不轨之心的乱臣,可以做为长治久安的对策 。
司马朗还提出应该恢复西周时的井田制度(国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土地国有,不得私自买卖),以前人们世代相传拥有土地,难以征收后重新分配,现在正值乱世,人民流离失所,土地无主,刚好可以借机恢复井田制 。司马朗恢复井田制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执行,但地方州郡领兵这项政策,则是出自司马朗的建议 。
- 再世神农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46岁,随军征伐东吴,军中爆发瘟疫,司马朗亲自巡视,给士兵们分发药物,自己却感染了疾病,因而病死 。他去世之后,兖州的老百姓都非常怀念他 。
魏明帝即位之后,封司马朗之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有食邑百户 。司马朗之弟司马孚又将其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去世之后,由司马望之子司马洪继承其嗣

文章插图
三国三国三国三国三国
人物评价
《三国志》是西晋史官陈寿所著,司马朗是司马家族唯一一个在《三国志》中列传的人物,那么在陈寿笔下貌似完美的司马朗,是否也有他的不足呢?
司马朗有他不智的一面,眼看危险迫在眉睫,他竟劝说临县豪族李邵和他一起老老实实呆着 。在提出建议时要想避免给人灌输或强迫的感觉,不能诉诸于理性,而应诉诸于利益 。司马朗和李邵说的正是大道理,而非陈述利害 。而且,如果李邵听从他的建议,难道他就真的带着全家老幼在温县听天由命吗?背井离乡逃亡之后,不首先选择黎阳而是只想着投奔父亲,结果差点把全家断送,凭着侥幸和破财才逃脱,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当然,司马朗毕竟当时只有19岁,突然肩负起这么重大的责任也确实难为他了,指出这些只是对其完人形象的必要补充 。
司马朗还有他迂腐的一面,他对井田制的憧憬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自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以来,明白人都知道这套制度已经过时了,只有王莽傻不拉几地想要恢复结果就是民怨沸腾身死国灭 。好在司马朗没有像他的弟弟那样执掌过国家大权,不然单凭他的政治理想他就注定要做第二个王莽 。
世上的父母多数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但神童普遍具有一个弱点,不能理解普通人弱的一面,容易偏激和孤独,纵然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却不善用人,也就无法作为领袖,完成大的事业 。更令人叹息的是天妒英才,神童总是难以长寿 。司马朗不是一个优秀的谋士,更有着迂腐的一面,但他临危不惧的气度和担当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的英年早逝是令人痛惜的,而他的仁慈和善良,在乱世之中尤为可贵,尤其是在民生方面,他对百姓、对士兵的付出更是无可挑剔的满分,你几时再见过一个能让百姓自发回县里帮忙的县令?几时再见过一个面对传染病能够亲临一线的官员?神农为了人们的健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个层面来看,称司马朗为再世神农并不为过 。
再世神农司马朗,是司马家族唯一一个忧国忧民、无私付出的人,是家族中人格最高尚的一员,即便是在整个曹操势力范围内比较,也当与荀彧并驾齐驱,无人能出其右 。
有人说司马朗的仁者爱人是为了收买人心,沽名钓誉 。对此我只想说,所有的利他行为都应该被鼓励,即使布施者最后也得利 。
推荐阅读
- 英雄联盟莉莉娅什么时候上线
- 英雄联盟estar战队是全华班吗 下面为大家解答
- 狗熊的皮肤怎么领
- 英雄联盟登录时遇到游戏环境异常 简介英雄联盟登录时遇到游戏环境异常
- 岳军师长是哪部电视剧中的人物
- lol小龙属性-英雄联盟怎么玩
- 腾讯游戏平台登不上英雄联盟
- 为什么有人说英雄联盟的黑色玫瑰是一个神奇的大区?
- 英雄联盟dopa是谁
- CBA有发展联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