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英国历史上 , 约翰王也曾经和周厉王一样“专利” , 他也是将森林权利转移到国王手中 。图为英国一处森林景象 。(人民视觉/图)
古代的山泽森林中有很多资源 , 如狩猎的动物及其毛皮、木材、药物、蘑菇、湖泊中的水产品等 , 这些原本是天然资源 , 在古老的习惯法时代 , 各氏族或部族分别对各自不同区域的山泽森林享有不同的权利 , 这些权利源自漫长历史中各种复杂博弈形成的惯例 , 并以习惯法的方式得到普遍承认 。
【数罟不入洿池,“数罟不入洿池”:孟子论森林使用权的习惯法】在进入早期国家时代以后 , 氏族属民通过向保有山泽森林权利的领主缴纳一定收获 , 而得到相应的捕猎、采集或捕捞权 , 如《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早期周人的农民入山狩猎 , “言私其豵 , 献豜于公” , 即将部分猎获献给领主 , 自己得到剩下的猎物 , 农民和领主根据不成文的习惯法 , 分别保有各自对于山泽森林资源的权利 。
在封建时代 , 没有谁可以宣称自己有权垄断山泽森林的全部利益 。周厉王曾经尝试扩大王权 , 将这种层层保有的山泽森林权垄断为国王所有 , 并任命荣夷公实行“专利” 。当时的《微 鼎》铭文提到了掌管“籍司九陂” , 《逨盘》铭文也提到“司四方虞林 , 用宫御” , 即王室控制山林水泽的巨大利益 。清华楚简《芮良夫毖》中记载领主芮良夫向厉王抗议 , 杜勇指出:“山林水泽之利本来为各级封君共享 , 厉王革典变成独占天地百物之利”(《清华简与古史探赜》) 。周厉王的“专利”行为 , 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反击 , 将其驱赶出去 , 又恢复到封建习惯的轨道上去 。
其后几百年 , 随着周代的“礼崩乐坏” , 封建时代的习惯解体 , 代之而起的是孟子生活时代强大的王权和财政汲取体系 。体现在山泽森林权上 , 就是王权垄断的扩大 , 封建私权的坍塌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 , 齐宣王向孟子询问周文王时代的王家猎苑有七十里 , 而我的王家猎苑只有四十里 , 但为何民众却觉得周文王的猎苑太小了 , 而我的猎苑太大了?孟子回答说 , 周文王的猎苑 , “刍荛者往焉 , 雉兔者往焉 , 与民同之” , 领主和农民都可以进入采集木材或狩猎 , 按照古老习惯享有各自的权利 。但是齐王你的猎苑 , 别人到里面杀一只鹿 , 也等同于杀人罪 。
从战国的齐国官印来看 , 有“亡麋”“麋鹿之禁”等印章 , 显然齐国设立有专门掌管国有猎苑的官职 , 实行“专利” 。
《商君书·垦令》直接规定要“壹山泽” , 即将山泽森林的资源全部收归国君所有 , 那么“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 , 即君主把这些全部收归己有不但有经济利益 , 而且那些不好好给国君耕田的农民 , 再也没有去处和逃避的地方 , 只能老老实实耕田和打仗 。龙岗秦简《禁苑》中就规定 , “诸禁苑为耎 , 去苑卌里禁 , 毋敢取耎中兽 , 取者□(缺一字)罪” , 严格禁止任何人触碰皇家的山泽森林资源 。
对于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一波对森林的“专利” , 孟子提出强烈反对 , 在他看来 , 对于山泽森林的使用 , 要给民众留下空间 , 而不是君主独享 。君主独享的山泽森林 , 一座座山头就像是一个个陷阱一样 , 民众稍有不慎在某处荒山猎获到兔子 , 或者野外湖泊捕捞到水族 , 都会触碰到法网 , 这是下等的与民争利行为 。
对于山泽森林的使用 , 孟子主张尊重古老的习惯法 , 我们熟知的那一段“数罟不入洿池”和“斧斤以时入山林”(《梁惠王上》)其实就是在描述周代社会对山泽森林资源使用的不成文习惯法 , 这类周代的描述也见于《逸周书·大聚》《文传》等篇以及后来的齐国法律《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等 。日本学者工藤元男就指出 , 这些内容是当时早就存在的习惯法 。孟子强调了什么时候能网鱼 , 什么时候能进森林砍树这一大段 , 其实就是将对山泽森林的使用 , 要恢复到原初那种“共享”的画面 。
英国历史上 , 约翰王也曾经和周厉王一样“专利” , 他也是将森林权利转移到国王手中 。在贵族反抗约翰王之后 , 签订的《大宪章》第47条 , 就明确规定“所有本朝所圈之禁苑将立刻解禁” , 这和西周贵族取得的成就是一样的 。除了《大宪章》 , 当时还专门有《森林宪章》 , 1217年与《大宪章》一起颁布 , 确保山泽森林之权不被“专利” , “它限制了国王对英格兰各地大片林地享有的权利 , 允许平民百姓在这些森林里放牧牲畜、挖掘水渠和从事其它关键的农业活动 。在此之前 , 森林法极其严苛 , 受到土地所有者们的极大怨恨”([英]丹·琼斯《金雀花王朝》) 。
孟子的思想 , 与“森林宪章”之类相通 , 开放森林权 , 对于贵族和平民都有共同利益 。孟子正面评价世家贵族 , 将他们称为“乔木”“巨室” , 并提出“为政不难 , 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上》) 。因为他知道 , 在战国那种超级王权崛起的背景下 , 贵族和平民之间恰恰具有共同的利益 。
(作者系大学教师、历史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本报立场)
李竞恒
推荐阅读
- 好听的男生网名合集 山河不入梦
- 智者不入爱河下一句
- 为什么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为什么
- 柠檬鸡爪不入味怎么办
- 扦格不入扦格不入是什么意思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 成语意思内容介绍
-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的解释
- 臭豆腐不入味是什么原因
- 本科不入党影响考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