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由于外来暴力或自身结构原因而导致骨头断了、裂缝、粉碎或受压塌陷,而“骨折病”是指因为骨折及其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关节肿胀僵硬、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骨关节固定综合征 。
【骨折后有什么后遗症】骨折后最好能在原先位置长好,比较严重的骨折都会发生错位 , 需要采用手法或手术复位 。无论如何,骨折后必须设法固定,维持对合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常常必须限制伤骨及邻近关节活动 。骨骼坚硬,不像皮肤和其他软组织伤口几天就能愈合 。成人骨头一旦断裂,愈合时间至少1个月;长得慢的,三五个月、半年甚至1年以上才长好的也不是没有,其固定时间也相应较长 。
伤后气血受损 , 局部经脉不畅,加之关节被迫长时间地禁锢在石膏或树脂管型内,瘀积不散,周围组织间隙内浆液渗出,纤维蛋白沉积 , 致使关节内外粘连挛缩、失去弹性 。就像门窗上的合页久不使用便会锈蚀一样 , 关节如长时间固定不动也会因此“锈蚀”,发生粘连、僵硬 。老年人机体代谢率降低,关节已有或潜在退行性改变,更加容易受累 。肌肉本是关节活动的动力,关节不动,肌肉也跟着“睡觉” , 慢慢地发生萎缩 。不少骨折病人拆除外固定器具后 , 发现里面的肢体明显变细,如摄X线片,还可见到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骨密度下降,这是由于缺少活动、骨钙悄悄流失的结果 。病人年龄越大,固定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严重,恢复起来越困难 。
骨折病的预防方法包括:改进骨折固定方法,尽量不固定关节;设法促进愈合,缩短固定时间;采取可靠的内固定,争取早日活动 。但最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功能锻炼 。
功能锻炼提倡一个“早”字 。骨骼和肌肉属于运动系统,其功能特点是用进废退 。在肢体固定或牵引的同时就应进行功能锻炼 。有人生怕伤肢包上了石膏或树脂、上了夹板后难以活动 , 又生怕活动以后接好的断骨会发生错位 。其实,这里所说的早期功能锻炼是指活动身体未受伤部位 。人体是一个整体,骨折后血离经脉 , 瘀积不散,对愈合、生长不利 。全身活动后则有助于血脉流通、化瘀消肿 。病情许可的活动,可以促进受伤部位新陈代谢、减少渗出、消肿止痛 。经过适当活动,病人感到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睡眠加深 。这无疑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早日解除固定 。
功能锻炼是在医生指导下、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活动 。比如前臂骨折后,腕关节、肘关节活动受到石膏、树脂或夹板限制 , 但手指关节是允许活动的 , 可多作抓握等动作 , 以促使血脉流通、改善末梢循环 。固定在里面的肌肉也可以不时作“用劲”(即静力收缩)、放松的动作 , 以防止肌肉萎缩、骨质脱钙 , 改善静脉回流 。一般说来 , 夹板固定的范围比石膏、树脂管型要小 。活动起来要方便些 。
一旦解除固定,要抓紧时间活动锻炼 。此时病人往往担心断骨长得不牢、活动后会再次折断;同时,活动时肢体、关节酸痛,有的甚至难以忍受,因此害怕活动 。对此,要相信医生的判断,如果骨折没有长牢,医生是不会允许负重或用力活动的 。既然解除了固定,就意味着骨折临床愈合 , 按照医生规定的范围和强度进行功能锻炼 , 是安全可行的 。一般说 , 功能锻炼时的疼痛 , 常人可以忍受 。同时要认识到,如果因怕痛不抓紧锻炼 , 恢复其功能,错过时机,使本来可逆转的关节僵直定形 , 便难以逆转 , 造成残废 , 遗恨终生 。另外 , 也可采用一些辅助措施:如用中药伸筋草、秦艽、桑枝、赤芍、防风、透骨草、苍术、红花等加水煎汤 , 放至温热 , 熏洗患处关节 , 每日两次,以活血舒筋、减轻疼痛;做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有金属内固定材料者慎用超短波);条件好的,可借助各种练习器活动 。
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关节活动每天增加1~2°即可,不要急于求成 。有些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用粗暴力量扳拉僵硬的关节,以致关节内外撕扯出血,不但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还会加重粘连,影响治疗效果 。卧床过久的病人,突然站立时容易眩晕,可先练坐起,再短时间站立,逐步适应 。
推荐阅读
- 健康正确的减肥运动的方法
- 孩子头部跌伤后要注意什么
- 怎样运动减肥最有效果呢
- 关于健康健身有什么误区
- 欠粉和面粉有什么区别
- 中国有三大名楼有哪三大 中国三大名楼是哪几个?
- 女人压力大的心情说说
- 金枪鱼土豆泥的做法是什么?
- 有四字的成语随什么而安吗
- 全款车跟按揭车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