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怎么造冰】中国古代宫廷中,冬季将冰贮藏在冰窖中 , 夏季放在室内 , 用于降温,这实际上也是空调的雏形 。据《诗经.七月》记载,3000年前的腊月,人们“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 所谓凌阴就是冰窖 。清朝时,北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皇室就靠这些冰块度过炎炎夏日 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运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 。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 , 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 。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当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熔解;冰熔解时要从小铁筒的水中吸热,小铁筒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 。这就是制作冰棍的道理 。
推荐阅读
- 古时候统勋是什么官
- 古时候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 古书该怎么阅读
- 古书是怎么描写四大美女的
- 古文坟墓怎么讲
- 古文时间是怎么表达的
- 古文是怎么欢迎人的
- 古文虚词有哪些怎么用
- 古文中亮怎么表达
- 古堰画乡到云和梯田景区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