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遭人冷眼的胖子,如何获得自我救赎?


作者:伍六柒

三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别人如何分析我 , 跟我本身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
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她一生自由洒脱,不被世俗所束缚,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 爱想爱的人 。
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活出真正的自我 , 有的人能轻易做到,诚如三毛;也有的人耗费半生,才恍然大悟,要为自己而活,诚如《饥饿:一部身体的回忆录》中的主角罗克珊 。



罗克珊因为童年时期的一次不幸遭遇 , 从此封锁自己的内心,在别人的眼光下踽踽独行,痛苦挣扎了30年,最后因为爱获得自我救赎 。
《饥饿:一部身体的回忆录》是罗克珊的自传,曾被美国多家知名杂志社评为年度好书 。此前 , 她的多本小说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入围过代顿和平奖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故事 。



01/
学会求助,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罗克珊出身于富裕、幸福的黑人家庭,她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但一切就在12岁那年,变得不一样了 。
某一天 , 罗克珊被一个仰慕已久的同校男孩和他的朋友,诱骗到了小树林,最后惨遭欺辱 。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女孩 , 对于这样的遭遇,罗克珊觉得十分痛苦和羞耻 。她怨恨自己为什么要轻信别人,同时也羞于向别人说出这段令她耻辱的经历 。
于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最亲近的父母 。回到家后,她强装镇定,在父母面前扮演着好女儿、好学生的角色 。
然而,罗克珊“哑巴吃黄连”的决定,并没有让这件事划上休止符 。



事情在同学间传开了 。而且 , 作为传言版本里的女主角,不是一个受害者 , 反而变成了一个主动勾引男生们的荡妇 。瞬时间,对她的指责,如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 。
尽管事情发酵到了这般境地 , 罗克珊依旧没有勇气说出事情的真相 。
一次偶然,她发现食物可以给她带来即刻的快感 。为了麻痹自己,她开始不停地吃 。
在不停地吃的过程中 , 她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男性都不喜欢胖女人,只要自己的身体胖到让人反感,男性就会自觉远离 , 那样自己就是安全的了 。
于是,她更加疯狂地吃、吃、吃,短短两个月内,就胖了至少27斤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 。
罗克珊在第一次遭受到伤害的时候,其实她完全可以向父母、警察、老师,甚至朋友求助 , 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 。以至于欺负她的坏学生更加肆意妄为,在学校散播谣言,对她造成二次伤害 。
在遭受到第二次伤害的时候 , 她依旧没有选择向亲近的人求助,以至于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找到了错误的情绪宣泄出口——吃 。

【一个遭人冷眼的胖子,如何获得自我救赎?】

直到很多很多年后,她才后悔自己的年少无知 。她说 , 如果当时向父母求助,他们一定会为自己出头,一定会用尽全力保护自己 。
没有人可以活成一片孤岛 。一个人 , 不管他多优秀,都不可能完全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有的难题 。所以 , 学会求助,何尝不是我们人人都应该掌握的人生课题呢?


02/
抛开别人的标准,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罗克珊不停地吃、吃、吃 , 是因为发胖的身材,对男性构不成吸引力,好在他们眼里隐身 。
但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庞大的体型在人群中会变得格外显眼,甚至会遭来歧视和唾弃 。
罗克珊回忆,有一回,她走在路上 , 一个男人从旁边的车窗里探出头来 , 对着她说了很多粗俗难听的话 。原因仅仅是因为她太胖 。
还有一回,她在街上被一个小孩盯着看 。男孩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这个人这么大?”旁边听到这话的人,都在窃窃地笑 。
每次面临类似的嘲讽 , 罗克珊都羞愧难当 。她完全没有上前为自己讨公道的意思,而是灰头土脸地赶紧逃离现场 。



正因为经常受到别人异常的眼光,罗克珊变得十分敏感,以至于慢慢地丢失了自我 。
她喜欢吊带、裙子,但这些衣服会将她的赘肉勒得更明显 。为了不引人注目,她只能套上宽大的男装T恤出门 。
有时候外出就餐 , 座位太?。?她很难坐得下去 。她明明可以叫服务员换个大一点的椅子,又或是将餐桌稍微移动,预留出宽一点的位置 。但为了避免引起餐厅里其他客人的注意,她每每都是装着云淡风轻地,将身体勉强地塞进椅子里 。
于是 , 她常常早上起床时觉得浑身痛,才猛然想起,原来前一天去过某家餐厅吃饭 。



有句话说得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容易丢失自我 。
罗克珊从小就一直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天主教要求女孩要纯洁,于是她在遭受欺负之后,一直不敢对外人说出自己的遭遇,假装自己还是从前那个乖巧、听话、天真的小女孩 。
社会 的审美要求女孩要瘦,认为过度的肥胖是一种耻辱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规避别人的眼光 。为了不引人注意,不惜让自己的身体去遭罪 。
要想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要抛开别人的标准 。
可惜的是,罗克珊以前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于是,在30年的岁月中,她一直在迷局中兜兜转转,痛苦不堪 。
可喜的是,在她40多岁时,终于走了困局 , 迎来了新生 。



03/
不管有没有人爱,都要好好爱自己
罗克珊的前半生都生活在孤独、自我厌弃的情绪中 。
从表面上看,造成她痛苦的源头是来自12岁时的那场遭遇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罗克珊以为自己没人爱,所以她也不再爱惜自己 。
大二暑假的时候,因为常年压抑,她终于离家出走 , 在外过起了自暴自弃的生活 。由于初入 社会,她被骗光了钱财,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
父母找寻了她一年,最后在私家侦探的帮助下,才找到她 。


罗克珊原以为父母会严厉地责备她 , 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相反,父母很平静地帮她付清欠款 , 并带着她回家去 。
父母的做法 , 让罗克珊一时间有些错愕 。她逃学在外一年,给父母带来了不少苦恼 , 但父母没有过多责备 , 反而费尽心力去寻找她,帮她解决种种的麻烦 。
那是罗克珊第一次意识到,父母也许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绝情,他们也许是爱自己的 。
这让罗克珊在心里种下了释怀的种子 。



后来,她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了小说里 。当父亲在杂志上看到了女儿的小说之后,才恍然大悟,女儿到底经历了什么 。
年少时的罗克珊时常想象,父母知道自己的遭遇后,一定会严厉地责备自己 。
但此时,父亲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 , 反而声音轻柔地说,他看了杂志,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 。过后,他安慰道,“你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
父亲的话 , 让罗克珊恍然大悟,如果当时她愿意将真相告知父母,他们一定不会碍于颜面,将过错都推到她身上 。他们一定会为她出头 , 用尽全力保全她 。
而母亲知道真相后 , 在罗克珊面前也是表现得极为柔和 。她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 谈到对未来的渴望,却始终没有谈及那件旧事 。



父母知道真相后所表现出来的温柔,让罗克珊知道,父母爱的不是所谓的单纯天真、听话懂事的女儿,他们爱的至始至终是真正的自己 。她明白了,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
罗克珊终于卸下了那颗在心里压了30年的大石头 。她彻底释怀了 。
她不再对曾经的遭遇耿耿于怀,也不再折腾自己的身体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学着正视别人的眼光,不再因为别人的好恶,而否定和厌弃自己的身体,而是享受现在的身体状态 。
听说过一句话:不管有没有爱你 , 首先请一定好好爱自己 。
深以为然 。
罗克珊起初就是以为自己没人爱,才走了很长的弯路 。幸好,她在父母的爱中得到了救赎 。她开始学着好好爱自己 , 享受生活 。



04/
结语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
生活中的很多苦难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但面对困难的态度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
不管日子是苦还是甜,好好爱自己,勇敢、乐观、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才对得起我们短暂的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