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的态度 为城市添光彩

小编提示您: 本篇文章标题是《用真诚的态度 为城市添光彩》。“文明的积淀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公交人要抱着以平常心、出不平常力,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真诚态度,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用一言一行进一步谱写这座城市的文明之...。

“文明的积淀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公交人要抱着以平常心、出不平常力,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真诚态度,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用一言一行进一步谱写这座城市的文明之...。【用真诚的态度 为城市添光彩】

//本文由热心网友[今晚打老虎] 投稿。


“文明的积淀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公交人要抱着以平常心、出不平常力,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真诚态度,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用一言一行进一步谱写这座城市的文明之美、和谐之美!”在采访时,当我们把笔触伸进这个文明窗口单位时,一股温暖的春风便扑面而来。

不论是站在重要的交通路口,还是我们行走过街天桥时举目眺望,都能清晰地看见一辆辆车身干净的公交车从眼前驶过。

而它们正是城市的眼睛,一个城市的形象,就在一辆辆公交车上浓缩显现。同样,它们也是城市的窗口,面对广大市民,面对外来的游客,西宁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也在这扇窗口中展示得一览无余。

不论是之前的“创城”进行时,还是现在的“创城”再巩固,每一名公交人始终心系乘客。

每条路线,自第一班车辆开始发车运营,到最后一班收车归队,驾驶员们时时刻刻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创城”活动中。

18路车驾驶员白文军,是一名80后。平日里他对自己十分严格。时常对车辆状况、外观、设施、卫生、行驶运营、文明服务、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自查。

他说,自己工作的城市自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后,对他来说深受鼓舞。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珍惜、爱护文明创建成果,让文明之花持续在西宁大地绽放。

在18路车的行驶路线中,有一站是盐湖路口。这里每天早晨能都设有早市,因此乘坐18路车的老年人也比较多。

“每天早上,9时以前,盐湖路口那一站上下车的乘客较多,只有做到规范停车,才会避免安全隐患,遇到老人,等一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白文军说。

除此之外,大家还记得去年9月30日,首批在西宁上岗的310名公交安保员吗?

他们身着统一制服、佩戴“安全监督”臂章,协助公交驾驶员扶老携幼、“三品”查验和安全巡查,为乘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又何尝不是充分展示公共交通“窗口”形象,打造“夏都”城市名片的有力举措。

“维持好乘客上车秩序,保证好车辆进站安全,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义务。”43岁的李增德是西门车站的一名公交安保员。

每天7时30分,他便会和同伴张国录出现在站台。

“7:30至9:30,17:30至19:30,这两个时间段是上下班高峰期,需要两人同时上岗,其余时间,我们每人执勤1小时。”采访李增德时,已是下午,他刚刚换岗后打算去吃饭。

“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有序的出行环境,助推平安西宁、文明西宁的建设,这份工作干得值。”

当然,除了乘车长,公交安保员,还有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瞧!那些机关工作人员,闲暇时,他们会带上抹布、水桶、板刷、小铲等工具,把贴在地上、站牌上的小广告,都用小铲子逐一耐心地铲掉,为 “创城”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还有维修人员!哪辆车有故障,哪辆车该检查,总有那么一群人,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对车辆进行仔细的维修,让驾驶员放心,让乘客安心。

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刘炎介绍说,如今,创城常态化已成为西宁公交人的共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