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作弊:莫让“假点击量”伤了好内容( 三 )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乱象对制片方和视频网站都有伤害。制片公司出钱买了数据,剧作却未必能获得想要的影响力;视频网站数据作假,也未必能获得用户。总之,影视剧产业还是该重典治乱、回归本源,内容和质量,才该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建立“黑名单”制度

  播放量造假所带来的利润让一些原本还在踌躇要不要进场的影视剧作公司,也最终决定参与进来。评价体系渐渐失灵的时候,剧作的质量谁来保护?怎样才能让整个产业链重回公平竞争的起点?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要想根除“购买播放量”这一顽疾,光靠行业自律很难保障,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立法,用惩罚性措施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视频网站、剧作方理应自律、诚信经营,但仅靠自律是不够的。不诚信行为屡屡出现,甚至影响了行业生态,就必须有法律来管。”朱巍说。

  而播放量造假的低违法成本,也让相关单位“屡试不爽”,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热剧”的“捷径”。朱巍同时指出,数据造假,不只是影响到影视剧的制作质量、影响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观看意愿,也伤害到了广告主的利益。“应建立行业通用的‘黑名单’制度和曝光制度,让频繁造假的制片公司受到惩罚。”朱巍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