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援疆接力赛上跑好自己这一棒——记北京援和医疗队副队长崔昕

在援疆接力赛上跑好自己这一棒——记北京援和医疗队副队长崔昕

-----------------------

又是一个5公里 , 每周二、四、六的傍晚 , 崔昕会沿着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的外墙慢跑5公里 , 风雨无阻 。 这是崔昕来和田后养成的习惯 , 毕竟每天30多个病人的诊治、每月30多台手术的工作强度 , 没有一个好身体是顶不住的 , 需要不断给身体“充电” 。 而在不断突破体力极限的同时 , 崔昕思路也会变得活跃起来——疑难病人的治疗方案、手术的准备细节、医疗论文的修改等 , 都会飞速在脑子里过一遍 , 为下一步工作理清头绪 。 作为北京援和医疗队副队长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核心主力 , 崔昕来到新疆不过半年的时间 , 连续克服了水土不服、医疗环境差异、语言障碍等困难 , 根据实际引入先进技术 , 被当地人称为“北京派来的好医生” 。

凭借精湛医术快速介入科室各医疗环节

今年46岁的崔昕 , 199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 , 在北京宣武医院一干就是22个年头 , 是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 , 专攻泌尿系结石和肿瘤治疗领域 。

2018年12月底 , 医院党委下达了援和任务 , 看到泌尿科有名额 , 崔昕心动了 。 他曾带着家人到过北疆 , 当地壮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和有待完善的医疗卫生环境 , 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 能够用一年的时间亲身为和田百姓服务 , 在祖国边疆留下自己的行医印记 , 崔昕内心非常憧憬 。 院领导综合考虑下 , 决定推荐他千里援疆 。

2019年3月 , 满怀着亲友的祝愿与支援边疆的豪情 , 被任命为北京援和医疗队副队长的崔昕 , 带了一箱子珍藏的手术书籍、教学录像等资料 , 与24名第九批第三期北京援和医生一起飞跃巍巍天山 , 来到了南疆和田 。

崔昕对和田市容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 然而 , 不为人知的是 , 和田还是结石病的高发地区 。 崔昕抵达的第一天去住院部 , 正好赶上抢救一名尿路感染的病人 。 病人输尿管被结石堵住 , 如果抢救不及时 , 死亡率在30%以上 。 当地医生找到崔昕 。 面对一场不期而至的遭遇战 , 崔昕没有丝毫犹豫 , 马上赶到手术室 。 此刻病人情况紧急 , 已出现寒战高热等情况 。 与病人家属沟通后 , 崔昕果断为病人实施了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手术 。 术后 , 配合一定的抗生素药物 , 病人情况日趋稳定 。 干净利落的手术技巧、沉着冷静的诊疗风格 , 让当地医生对这个新来的 “北京医生”一下建立起了信任 。 就这样 , 崔昕大刀阔斧地介入了科室的各个医疗环节 , 22年的一线临床经验 , 让他无惧顽症、挥洒自如 , 很快成为科室的主心骨之一 。

听说北京的专家来了 , 当地患者在挂号前 , 都会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大厅 , 从科室医生的照片和介绍中寻找北京医生的身影 。 当地的医生碰到一些疑难病症也会建议患者去挂北京来的崔专家的号 。

有趣的是 , 崔昕每次出诊时都需要当地医生作为翻译 , 负责与病人沟通 , 他笑称“带着翻译看病 , 待遇很高” 。 “你是北京来的医生吗?”“谢谢北京医生!”是患者最常对崔昕说的话 , 每当看到当地病人满意的微笑 , 崔昕感到很有成就感 , 他会通过“翻译”告诉患者:“一家人不用客气 。 ”

“自研版”穿刺架解决癌症筛查难题

和田地区在气候特征、膳食结构、生活习惯、民族构成上与内地相比有较大不同 , 这里结石病的成因复杂多样 , 且病情呈现低龄化趋势 。 崔昕在这里一个星期治疗的儿童患者比他在北京一年看到的都多 。

不久前 , 病房里一名维吾尔族的小孩引起了崔昕的注意 。 孩子住院一周多 , 爷爷每天在医院看护 , 这爷俩每顿饭就吃点馕喝点水 , 生活窘迫 , 他们欠了2000元住院费怎么也交不上 。 没办法 , 泌尿科全体医护人员一起发起了捐款 , 最终把孩子的住院费解决了 。 拿着捐款 , 孩子爷爷很感动 。 后来当地医生告诉崔昕 , 这样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和田地区还有不少 , 隔一段时间就会碰上一个 。

说者无心 , 听者有意 。 崔昕意识到:贫穷依然是威胁当地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 不让患者因病致贫 , 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给当地扶贫工作起到助力作用 。

崔昕把目光投向了结石手术设备 。 原来 , 在泌尿手术中 , 一根导管就要一千多元钱 , 拔导管还需要再花一笔钱 。 于是 , 崔昕在儿童治疗时 , 尽量采取“部分无管化技术” , 这样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又减小了手术创伤面、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 唯一的缺点是风险大 , 手术中要非常小心 。 崔昕表示 , 不能让患者耽误治疗 , 医生必要时要敢担风险!

比起患者经济状况造成的困难 , 医院设备的不匹配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 。 崔昕一来到和田就发现医院里前列腺癌的病人特别少 。 为了弄明白原因 , 崔昕跟着当地医生到了B超诊疗室 , 发现诊疗室居然连穿刺专用探头都没有 。 失望之余 , 他突发奇想 , 利用其他医疗设备改造成了一套简单实用的穿刺活检设备 , 解决了癌症筛查的难题 。

“自研版”穿刺架成功研制后 , 做的第一个穿刺活检病例就确诊为前列腺癌 。 此后 , 陆续做了3个 , 其中两个都确诊为癌症 。 崔昕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 不是没有癌症病人 , 而是没检查出来 。 目前 , 这套设备为实现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把“输血”变“造血”传授先进医疗技术

“常见病多发病就地解决”是北京援和医疗团队的目标 , 崔昕不断引入新技术新项目 , 填补急需的技术空白 。 同时 , 积极在技术发展和经验传承上实现了传帮带 , 把“输血”变“造血” , 让和田百姓持久地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