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风暴与大火,总是逃不掉

【视线】风暴与大火,总是逃不掉

图为剧组官方公布剧照

新西兰克莱德小镇 , 纯净安宁 。 来自中国北京的隋东风和罗芸夫妇 , 经营着一家中餐馆 , 时光在波澜不惊中一天天流逝 , 恍然间已有十五载 。

某个深夜 , 餐馆发生了一场不明所以的大火 , 将夫妇二人从睡熟中惊醒 。 赶到现场 , 隋东风抱头痛哭 , 罗芸一脸平静——面对极光时 , 她许下的愿兑现了 。

这场大火来得悄无声息 , 出现在了贺岁电影《只有芸知道》之中 。

影片《只有芸知道》改编自导演冯小刚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 , 讲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 , 中年猝失妻子罗芸 , 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的故事 。

剧情的前半段 , 像极了“童话” 。 他们拥有一家中餐馆 , 在小山坡上拥有一个美丽的小庄园 , 还收养了一只名叫布鲁的流浪狗 。 他们一起打理餐馆 , 一起结伴回家 。

这样的生活 , 过滤掉诸多真实日常中的琐碎、羁绊与不堪 , 但依旧有大大小小的变故 。 包括那场餐厅大火 , 火着得无声无息 , 却如晴天霹雳 。 有评论说 , 借由这场火 , 观众可以看到“美丽人生”也离不开孤独与困顿 。

一部主打纯真爱情、倡导浪漫主义的影片 , 也得面临市场检验 。

《只有芸知道》在豆瓣的评分仅有6.5分 , 口碑两极化 , 票房不甚理想 。 上映一周 , 票房才勉强过亿元——遥想15年前 , 中国电影市场商业化尚在起步 , 其执导的《天下无贼》在贺岁档上映 , 就揽得了过亿元票房 。

“时至今日 , 天地反复 , 一众新锐导演生龙活虎、摧城拔寨 , 屡创新高 , 一部影片动辄已是20亿元起步 , 不过30亿元都不好意思庆功 。 ”冯小刚也只得发文感叹自己是“英雄老矣” 。

曾经开创“冯氏喜剧” , 领跑贺岁 , 一路高歌 , 如今也有了落魄之叹 。 从影20多年来 , 他拍了无数的电影 , 拍过贺岁、商业、喜剧、古装等多个类型 , 从市井文化到历史题材 , 再到年代电影 , 有众人喝彩的 , 也有被吐糟诟病的 。

事实上 , 从近些年的电影来看 , 他的电影都离不开“情怀”二字 。 特别是 , 从《芳华》到《只有芸知道》 , 他把自己的观众群体在缩小 , 注定只是给某些特定的人群看的 , 看的懂得感动得哭得一塌糊涂 , 看不懂的骂一句“什么玩意”走出影院 。

冯小刚自己也说:“过了60岁后 , 心肠就越来越软 , 不想再只是以商业贺岁片为标准 , 更多的是想拍一些纯粹的、美好的、跟随心情去拍故事 , 这是我内心的需要 。 ”

每一次的转型似乎都带着明显的功利心 , 个人情怀多少有些淡薄和停留在感官层面 。 所以 , 导演的这一席话打了不少折扣 。

于是 , 不合时宜地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 , 以及他的影片《比海更深》 。 影片中那个落魄颓废的中年男人筱田良多 , 15年前写小说得过大奖后便再无成绩 , 妻子选择离婚 , 自己沉迷赌博 , 常常交不出赡养费 。 好不容易与儿子见上一面 , 良多父子以及随后赶到的妻子在母亲家中团聚 。 不巧的是台风来袭 , 他们被迫一起过夜 。

影片的英文翻译是 After the storm , 一语双关 , 既是电影中恶劣的台风天气之后的晴朗 , 也可以理解为良多在经历丧父、离婚等一系列生活风暴后的成长 。

暴风雨来临的夜晚 , 母亲和良多说起对死去父亲的怀念时 , 收音机突然播放起邓丽君的《别离的预感》 。 歌中唱到 , “那是比大海更深 , 比天空还要蓝 , 要超过如此般的爱你 , 我也做不到了 。 ”母亲说 , 她从未爱一个人比海更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