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祝福拜年是不走心?六成受访者不认同

每到春节 , 人们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拜年 。 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法 , 方便快捷 ,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 , 缺乏新意和诚意 。 你今年打算如何拜年?

上周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 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登门拜年(64.1%)和在社交平台群发祝福(63.4%)是受访者主要的两种拜年方式 。 受访者觉得拜年最重要的是送祝福(68.4%)和联络感情(54.4%) 。 66.3%受访者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 。

登门拜年和群发祝福是两种常见拜年方式

李伊静(化名)是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 , 在她看来 , 上了大学 , 就应该学着像成年人一样为人处世 。 “过年亲戚们来 , 我不再像以前一样 , 在旁边听父母和客人寒暄 , 而是会主动说一些新年祝福的话 , 招待客人” 。

“我过年主要是和朋友们相互拜年 。 我们家乡那边 , 大家拜年要聊很久 , 往往还要喝酒 , 我这么多年还是不太适应那样的气氛 。 ”天津某广告公司职员林英(化名)今年春节不打算回老家 , 父母会到天津和他一起过年 , “让父母来我这里过年 , 也比较省心 , 家人能有更多时间相互陪伴” 。

调查显示 , 86.7%的受访者今年打算给别人拜年 , 6.8%的受访者不打算拜年 , 6.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

李伊静给亲戚拜年时 , 会登门拜访 , 而和同学之间拜年 , 则是用发红包的方式 。 “朋友之间拜年 , 形式比较多一点 。 到除夕那天下午 , 大家就会开始聊天 , 也会互相分享新年的祝福语 。 ”李伊静回忆说 , 有一年某社交平台的拜年方法让她印象深刻 , “那是一个游戏 , 相互点了赞的好友可以给对方发一段语音祝福 。 那年我发了几十条语音 , 根据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发 ,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内容 , 感觉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祝福 , 有和好友们聊天的感觉” 。

今年受访者打算用哪些方式拜年?调查显示 , 登门拜年(64.1%)依然最为常见 , 其次是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群发祝福拜年(63.4%) , 接下来是电话拜年(44.6%) , 发红包拜年(36.3%) , 微信表情包、动图拜年(28.4%) , 单独编辑、发送祝福短信或微信(28.3%) , 在微信朋友圈拜年(25.3%) 。

其他还有:短信群发拜年(10.2%) , 录制小视频拜年(9.7%) , 邮寄或赠送贺年卡、明信片等(4.7%) 。

林英今年打算在微信上通过视频和语音向好友拜年 , “我和几个相熟的朋友、同学 , 都约好了在同一个时间一起上线 。 其他不太熟的朋友 , 我打算统一发微信消息拜年 。 我还打算录小视频 , 分享到家人、朋友的群聊里 , 主要是图个有趣” 。

“以前还没微信的时候 , 我会用短信给亲友发新年祝福 。 那时候很期待听到短信提示音 。 ”李伊静说 , 发短信拜年让她感觉特别有过年的气氛 , “现在我身边用这种方法拜年的人少了 。 后来流行起在社交平台发红包拜年 , 第一年兴起这种方式的时候 , 我在除夕夜兴致勃勃地抢了一晚上红包 , 春晚都没看 。 但是第二年也就觉得这种拜年方式不新鲜了” 。

66.3%受访者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

近些年 , 群发祝福拜年的方式遭到一些人的“吐槽” , 认为不走心、太敷衍 。 本次调查显示 , 26.7%的受访者认同这种观点 , 66.3%的受访者不认同 , 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 , 7.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

林英觉得群发祝福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 “毕竟人们的社交圈子因为网络普及的原因在变大 。 有的人微信好友可能有几百个 , 很多还是客户 , 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逐一编辑信息发给对方 , 所以就只能采用群发的方式” 。

林英认为 , 一个人的社交圈里 , 有很多人是平时联系比较少的 , 但在春节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 需要一种形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这种连结 。 群发祝福也是一种拜年方式 , 只要心意表达到了就好 。

李伊静不太喜欢群发祝福拜年的方式 。 “我觉得关系足够好的人 , 肯定不会这样单调地拜年 , 我们可以有更多互动 。 群发祝福拜年的对象 , 往往是一些交情比较浅的朋友 。 不过 , 这种关系也不会因为群发的方式而受到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