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河北龙网」钟南山:新冠肺炎变为流感一样常态化可能性较小

今天(24日)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就最近出现的新冠肺炎“非常规”病例、以及各地下调应急响应等级等公众关切的问题 , 对钟南山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陈旭婷:最近大家在形容新冠病毒的时候 , 都喜欢用一个词说它很“狡猾” 。 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 , 一些病例的潜伏期超过了14天 , 还有一些人是从医院出了院、再复检的时候发现核酸又是阳性 , 还有咽拭子检测是阴性、但是粪便里面还有残留病毒……像这样的情况作为公众来说应该怎么理解?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我们现在标准是使用咽拭子检测为阴性 , 这一个标准 。 但是确实有些病人肛拭子或者是粪便 , 还是有测到它的核酸的片段 , 并不是检测到活病毒 , 这个事是两回事 。 另外有一些少数的病人 , 出院以后经过一些复查 , 有的又出现核酸片段的阳性 , 我也不觉得很奇怪 。 在继续观察有两个星期 , 长时间的隔离以后 , 再复查一下 , 但是还值得警惕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陈旭婷:您说像这样的情况是个例吗?
【「新冠|」钟南山:新冠肺炎变为流感一样常态化可能性较小】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少数 , 不能说是个例 。 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咽拭子检测阴性两次 , 没有任何症状 , 体温、CT各方面都很好 , 这样就可以出院了 , 完了以后再隔离 。 一旦要说又把政策改变 , 把这个指标再改一改 , 一定要肛拭子完全阴性 , 很多病人就积压了、病房就周转不了 。 我们还是要密切观察 , 对这些(病人)有个分级的管理 。
钟南山院士:下调响应级别时机已到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陈旭婷:最近几天各个省也是陆续在下调应急响应 , 您觉得这个时间到没到?今天早上9点的时候 , 广东也是把一级响应调到了二级响应 , 广东是基于什么把这个下调?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我觉得到了 。 第一就广东来说 , 应该是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新发的病人数明显减少、减少得很多 , 这是一个前提;另外 , 防控意识有很大的加强 , 那么一级防控是不分任何地区 , 我们实际上是二级的状态 , 一级防控的措施 , 以及是不分任何地方 , 都要采用一级的(响应) 。 所以现在二级的意思就是分类处理 , 三类 , 分类处理 , 分级分区分类处理 , 这是最核心的 。
我认为是合适的 , 现在是适合 。 因为在这个过程一方面该紧的就紧 , 该松的松 。 这样的情况下是对发展生产这些是有利的 。 我认为是 。
钟南山院士:防控意识要长期保持 对病毒要长期研究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陈旭婷:上次在采访的时候 , 您讲到说我们要做好长期跟冠状病毒打交道的准备 , 包括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吗?如果说我们要长期做好跟它打交道的准备 , 作为公众来说 , 是不是要一直保持这样的防控的举措?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防控的级别要下降 , 意识要保持 。 这一次是人传人 , 所以凡是出现冠状病毒的感染 , 我跟世界卫生组织也讲过 , 我说要高度的警惕对人的传染性 , 所以防控的意识需要保持 , 防控的级别完全可以改变 。
钟南山院士:记住教训 对病毒要长期研究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陈旭婷:对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来说 , 这样跟冠状病毒长期打交道的话 , 他们要做什么?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我的看法 , 在2003年 , 当时要做研究 , 但是过了以后觉得也就没什么了 , 就过去了 ,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做长期的研究 , 只是很少数人 。 到了MERS , 一个地区性疾病 , 过了2015年的高潮 , 过去也就过去了 。 所以对冠状病毒这种感染 ,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进行长期的研究 。 正因为这样 , 所以现在才是这么一个状态 。 突然来了以后 , 可以说医务人员在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说 , 可以用“手足无措”来形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