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神话]小说人物为何变成了佛教山门守护神,源于《封神演义》中的戏言?

【[古今神话]小说人物为何变成了佛教山门守护神,源于《封神演义》中的戏言?】[古今神话]小说人物为何变成了佛教山门守护神,源于《封神演义》中的戏言?

文章图片

[古今神话]小说人物为何变成了佛教山门守护神,源于《封神演义》中的戏言?

文章图片

[古今神话]小说人物为何变成了佛教山门守护神,源于《封神演义》中的戏言?

经常旅游或者信佛的人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 大多数的寺庙都设有三个门 ,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原来佛教认为 , 三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 , 中间称空门 , 两边一为无相门 , 一为无作门 。 三门都有超凡脱俗的意义 。 由于寺庙大多依山而建 , 所以三门又俗称“山门” 。 为了显示寺庙的宏伟气势 , 三门一般都建成殿堂形式 , 因此山门又有“山门殿”之称 。 在并列的三门中 , 中间的空门最大 , 建筑也最宏丽 。 殿内通常供奉两尊神像 , 威武彪悍 , 露牙瞪目 , 负责守护山门及寺庙 。 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 。

其实 , 哼哈二将并非佛教正统的山门守护神 , 佛教正统的守门神原本是密迹金刚 。 密迹金刚是梵语意译 , 以通晓如来一切秘密事迹而得名 。 因他手中常持金刚杵 , 又被称为金刚手、执金刚、金刚力士 。 据《金光明传》记载 , 他是大鬼神王 , 属下有五百夜叉 , 他与五百夜叉原来都是大菩萨 , 为了护持众生 , 维护佛法 , 屈尊作了佛教护法神 。 密迹金刚行动十分敏捷 , 常侍卫于佛陀身边 , 对佛忠心耿耿!佛陀对他也十分信任 , 把一切秘密要事委托他办理 。

由于密迹金刚护法忠诚、得力 , 佛教寺院一出现就奉他为山门护法 。 密迹金刚作山门护法神有着久远的历史 。 既然密迹金刚是佛寺正统的守门神 , 那么是如何被哼哈二将代替了呢?追根溯源 , 其实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戏言所致 。

《封神演义》里讲 , 商周时有两位大将:一个叫郑伦 , 一个叫陈奇 。 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 , 曾拜昆仑山度厄真人为师 , 学的“窍中二气”之法 , 只要鼻子一哼 , 便能使人魂飞魄散 , 由此得名“哼将” 。 哈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 。 他受人秘诀 , 练就体内道黄气 ,张嘴一哈 , 黄气喷出 , 能让人魂飞魄散 。

陈奇与周军作战时 , 以哈气之功也打了不少胜仗 。 哼将郑伦降周后 , 哈将与哼将在战场相遇 , 一个哼鼻 , 一个哈气 , 各显神通 , 难分上下 , 十分有趣 。 哈将陈奇最后死于黄飞虎枪下 。 周灭商后 , 天下归于太平 , 姜子牙奉命归国封神 , 他敕封郑伦和陈奇“镇守西释山门 , 宣布教化 , 保护法宝 , 为哼哈二将之神” 。 这便是哼哈二将被奉为山门守护神的依据 。

哼哈二将虽说是《封神演义》虚构的人物 , 生平与佛教毫无瓜葛 , 可是既然作了佛教护法神 , 就不能与佛教人物形象相差太远 。 因此 , 他们在寺庙里的塑像除了鼓鼻、张口的特征外 , 其余形象都是如密迹金刚一般:头戴冠 , 龇牙咧嘴 , 二目圆睁 , 上半身裸露;两手持金刚杵 。 彪悍凶猛 , 森然可怖 。 这样一来 , 他们既可得到佛教徒认可 , 也顺应了世俗百姓的习惯和爱好:民间虽称之哼哈二将 , 而佛教仍视之为密迹金刚 , 这可谓是两全其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