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是一种生命哲学( 二 )


中医的第四个含义
讲究“中正平和”
这跟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致的:生命不是造物主或神创造出来的 , 生命是天地之气达到和谐状态而产生的 。 因此 , 每个生命都是天地之和气而生的 。 生命因“和”而生 , 那么怎样维持其生命力呢?也是要靠“和” 。 中医用“中”的概念来调整人体各种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 。 生命因中正平和而产生、延续 , 这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 “中正平和”是一种生命的动态平衡状态 , 这种平衡状态不是固定式的 , 而是“动态”的、“变易”的 。 因此 , 中国人必然强调一个“中” , 或说“中和”“中庸” 。 就是要把握一个分寸 , 把握一个度 , 但是这个度不是不变的 , 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 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的 。 “中”是一个不变的原则 , 但是这个原则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里面 , 是要发生变化的 , 所以 , 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 我们要“致中和” 。 中国哲学很重要的特点 , 并不是仅仅确定某一个事情的一种性质或者一种特征 , 而更在讲这些性质互相之间的一种关系 , 它们之间的一种转换 , 所以非常强调一个“中” , 还强调一个“时” 。 中国哲学里面讲的“时” , 含义既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 , 是指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来调整“中”的原则 , 这些都是中医的诊断治疗或者预防的根本原则 。
中医离不开中国整体的文化和哲学 , 中国的整体的文化和哲学也离不开中医 。 中医在实践中的运用 , 尤其在养生这个方面 , 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和升华 。 同时 , 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的加深和扩展 , 往往伴随着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的深化 。 所以 , 中医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哲学 。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 楼宇烈
编辑:周文丽 李攀
流程编辑:吴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