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46岁女子一天量七八次体温,天天睡眠不足4小时…专家:调整心态很重要!
【『青年时报』46岁女子一天量七八次体温,天天睡眠不足4小时…专家:调整心态很重要!】“张医生 , 我失眠了!最近这段时间以来 , 我天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 。 虽然明知道自己不会得新冠肺炎 , 但还是忍不住去想……”一进诊室 , 杨女士就异常焦虑地说 。
杭州市中医院院长张永华表示 , 最近在门诊中碰到了不少像杨女士这样的患者 , 因为疫情导致或加重了睡眠问题 。 对此 , 他提醒市民 , 要积极调整放松好心态 , 养成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 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
一天要量七八次体温
杨女士第一次来到张永华的诊室是在2月中旬 。 “我明明没发烧 , 但总觉得自己发烧 , 一天量七八次温度 。 ”杨女士说 , “晚上更是睡不着 , 老想着自己会不会出问题 。 稍微有点不舒服 , 家里人咳嗽一下 , 我就很担心 。 想到医院看看 , 但是又怕到医院 。 ”
自打疫情发布以来 , 杨女士几乎是24小时手机不离手 , 一直关注着各种各样的消息 。 比如 , 她看到发病症状为“乏力、咳嗽”等 , 她就觉得自己也不舒服 , 也乏力得厉害;看到前方种种病人的噩耗传来 , 她自己也变得特别低落和难受 。
尽管家人也劝她不要想太多 , 但杨女士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多想 , 这一想就更睡不着了 。
通过交谈 , 张永华了解发现 , 杨女士今年46岁 , 在生活中本就是个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的人 , 爱操心 , 碰到问题更是担心不已 。 一旦遇到点事情 , 她晚上就要睡不好了 。
尽管家里人没有疫情相关的接触史 , 小区里也没有居家隔离者 , 但杨女士就是格外担忧 。 为什么会这样呢?张永华分析 , 其实和两方面有关:一方面 , 是长久的居家打破了原有的生活工作习惯 , 大部分人白天都躺床上 , 和人交流少 , 就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新冠肺炎过分关注 , 比如只要家里人咳嗽一声 , 就心慌胆战 。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变人的个性
“像杨女士出现睡眠问题 , 其实也和她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 ”张永华根据辩证 , 给杨女士开了中药 , 同时告诉她仅在早上起来和晚上睡前可以刷当天的新闻 , 其他时候要控制住别去看 。
张永华表示 , 中药里面也有安神的药物 , 但是一味使用安神药来帮助失眠效果 , 可能并不理想 。
“其实 , 中药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个性的 。 ”张永华告诉采访人员 , 睡眠不好的患者 , 往往有以下3种情况:有的人情绪急躁 , 需要清肝火、清心;有的人思虑过重 ,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各种问题 , 属于痰气交织在一起 , 需要化痰理气;情绪低落 , 甚至伴有抑郁 , 需要理气开郁 。 而这些 , 都可以经过中药来进行调理 。
就在上周 , 杨女士再次来到了张永华的诊室复诊 。 她表示 ,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整 , 她的失眠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 对此 , 张永华表示 , 如果杨女士想要以后的睡眠状况有明显改善 , 至少要调理半年以上时间 。
本文插图
最好的养生是调整好睡眠
睡眠和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 在此 , 张永华提醒市民 , 如果偶尔出现失眠问题 , 比如一周里出现一两次 , 或者是短暂的失眠 , 持续一个月左右 , 那么建议到社区医院看看;如果是慢性失眠问题 , 失眠3个月以上 , 应该到医院专科就诊 。
他提到 ,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4种治疗睡眠障碍的手段 , 分别是心理、药物、物理和中医治疗 。 其中 , 心理治疗是通过改变认知、规范行为来改善睡眠 。 在国外 , 针对睡眠的心理咨询至少需要持续12周 , 每周2次 , 但国人还没有长期心理咨询的就医习惯 。
“千万不要胡乱服用安眠药、随意听信偏方、购买保健品等 。 ”张永华建议市民 , 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有卫、食字号的产品 。
推荐阅读
- 《开拍吧》:陈思诚没想到是个“哭包”,难怪对青年导演这么好
- 郝杰《桔子》讲的什么?农村男青年,永远够不着城市“大白菜”
- 学榜样 做“三有”青年
- 对话新青年|冯伟:为平凡人圆梦,为不凡梦想喝彩
- 邓亚萍、张俊成、陶勇等励志明星加盟腾讯课堂首届沸腾新青年盛典
- “爱国青年”张玉安:上节目暴怼日韩,直言日本嘉宾该跪着说历史
- 《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现代都市青年的生活写照,看完却很治愈
- 杨幂黄晓明陈赫齐聚第十六届华语青年电影周荣誉颁发典礼
- 《梦想电台》第四季“中国新青年”开播啦
- 节目单来了!给全国团员青年一个“最温暖的B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