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对个人适应、家庭生活、学业、医疗保健及社会服务所造成的巨大代价凸显了及早识别及治疗的重要性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 。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 。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 。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表现为: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 。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 。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 。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 。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 。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
多动有两种类型:
一是持续性多动 。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 。
二是境遇性多动 。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
(3)冲动性
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 。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
(4)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 。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 。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 。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 。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
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往分不青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 。有些多幼儿童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 。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空间定位障碍 。
他们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
(5)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等 。
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3.1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
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 。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 。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
3.2 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
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 。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