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让黑色素瘤逐渐成为慢病 黑色素瘤迎来双靶时代
(_原题是:让黑色素瘤逐渐成为慢病 , 中国黑色素瘤迎来双靶时代)
【【肿瘤】让黑色素瘤逐渐成为慢病 黑色素瘤迎来双靶时代】(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孙欢)2020年3月6日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和曲美替尼片联合用于BRAF V600突变阳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的上市许可 , 这是继2019年12月该联合疗法获得批准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后 , 中国黑色素瘤治疗迎来双靶时代的第二个里程碑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吴荻告诉采访人员 ,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给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 , 黑色素瘤这个活不过一年的“癌中之王”已逐渐有望成为一种“慢病” , 活过5年 , 10年都不再是奢望 。 
文章图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吴荻教授
从“绝望“到“新生”
黑色素瘤一度成“癌中之王“
2010年上映的电影《非诚勿扰2》 , 让人们更加了解了“黑色素瘤”这个并不常见的癌症 。
电影里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从小在脚背上有个痣 , 带了几十年 , 某一天突然觉得不舒服 , 检查后发现是黑色素瘤 。 得知自己罹患不治之症后 , 他决定放弃治疗 , 选择有尊严的死去 , 还在生前给自己开了一场“追悼会” 。
李香山的遭遇其实也是当时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缩影 。 “以前我们做黑色素瘤的研究 , 大家都觉得没前景 。 只能化疗甚至无药可治一直是黑色素瘤治疗直接面对的尴尬 , 患者往往活不长 , 不到一年人就没了 。 作为医生 , 一点也没有治病救人的成就感 。 ”作为最早在东北展开黑色素瘤治疗的肿瘤医生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吴荻教授提及从前黑色素瘤的诊治 , 也不免会被沮丧包围 。
由于治疗效果差 , 平均存活时间不到一年 , 转移性黑色素瘤曾经几乎一度被称为“癌王” 。
从“徒手”到“双刀”
双靶成黑色素瘤医生最新武器
2011年是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元年 , 各项研究和临床试验逐步推进 。 将新疗法推向大众视野的 , 还要归功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 他在2015年90岁高龄之时 , 罹患恶性黑色素瘤合并脑转移 ,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 体内病灶消失 。 至此 , 黑色素瘤治疗开启了新的时代 。
“黑色素瘤对免疫治疗效果好 , 作为免疫治疗瘤种的模型 , 近些年进展非常快 。 此外 , 靶向治疗也给黑色素瘤治疗效果带来质的改变 。 ”吴荻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化疗时代像达卡巴嗪这类药 , 药物有效率只有不到10% , 而单靶治疗药物客观有效率则达到了50%左右 , 此外 , 针对BRAF V600靶点的双靶向联合疗法 , 客观有效率则可以提高到65%到70% 。 ”
药物疗效在患者的生存时间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化疗 , 存活时间一般是半年到8个月 , 单靶治疗可以提高到1年到1.5年 , 而如今双靶疗法的出现 , 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可提高到两年到三年 。
吴荻教授指出 , “在化疗时代 , 存活5年的病人基本没有 , 如今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35%左右 , 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 , 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 这么多的病人通过治疗都能活5年 ,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认为黑色素瘤逐渐地变成一种慢病了 。 ”
从化疗静点到靶向口服
黑色素瘤“欺软怕硬”
BRAFV600突变是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 也是黑色素瘤加速发展的驱动基因 , 如果患者一旦出现此突变 , 肿瘤的进展会相当迅速 , 而化疗对于BRAF突变的患者几乎完全无效 。 在我国 , 每四位黑色素瘤患者中 , 就可能有一位是BRAF V600突变的患者 。 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BRAF V600突变的靶点 , 精准出击 , 就可以让将近四分之一的黑色素瘤患者受益 。
推荐阅读
- 李诞嫌火锅太淡,陈赫忙中出错,有谁注意汪涵逐渐变化的表情
- 王一博的魅力太强,一波王炸队员逐渐博化,满屏绿色显风格
- 从王一博到赵丽颖,流量艺人正逐渐成为一把双刃剑
- 《德云斗笑社》第二季九龄进步翻身,孟鹤堂烧饼逐渐“崩溃”
- 《披荆斩棘的哥哥》比赛形势逐渐明朗,最终C位只能是这二选一?
- 杨洋在节目中释放天性,逐渐腾化,原来你才是综艺界的黑马
- 王泓昊又发单曲,伍珂玥的短板逐渐显露,该加把劲了
- QG假赛逐渐被淡忘,林教练学习期已过,或在等契机重新执教狼队!
- 华晨宇、周深、米希亚形成分水岭,《歌手》舞台逐渐开始划分档次
- 关晓彤节目中跟着李易峰画风逐渐走偏,无视节目组规定,太会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