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汉强』《记忆大师》︱记忆错位的追凶故事

引子:你想删除的究竟是情感回忆还是杀人记忆?
影片《记忆大师》是陈正道导演继《催眠大师》后的又一部惊悚悬疑电影 , 影片讲述了江丰(黄渤饰)在删除自己记忆后想要再次修复已经删除的这部分记忆 , 然而却阴差阳错和一名杀人凶手的记忆对调 , 这部分交换的记忆成为案件的关键 , 围绕谁是凶手这个问题开始了一场“烧脑”的记忆战 。
『沈汉强』《记忆大师》︱记忆错位的追凶故事
文章插图

影片的架构很有趣 。 首先是关于空间的设定 , 在影片一开始 , 《记忆大师》就交代了故事发生地在T国 , 为了给T国增加更多的真实属性 , 影片用一个大全景交代T国的社会环境 , 这个全景镜头也是影片为数不多的外景 , T国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 , 基于此 , 记忆大师的存在也就有了合理的依据 , 记忆大师在全亚洲仅此一家 , 与记忆大师科技感十足的室内建筑相匹配的是高精尖的技术手段 , 由此也带出了影片关于记忆大师删除记忆的设定 。
『沈汉强』《记忆大师》︱记忆错位的追凶故事
文章插图

记忆大师删除记忆的方式并不是如字面意思的一键删除 , 而是在特定的记忆片段中由原来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 , 这一点与失忆恰恰相反 。
所谓的删除记忆删除的只是情绪或细节 , 但是记忆板块依然存在 。 这一设定使观众对于影片后期大量“烧脑”片段的推理有了一个最直接的线索 , 比如影片中 , 在海棠新村28号后花园最终对决的时候 , 沈汉强并没有开枪打死张代晨 , 此时在沈汉强的记忆中 , 与张代晨的相识相恋变得十分清晰 , 而这段记忆真正的主人江丰却只记得张代晨是自己的妻子这个身份 , 影片在这里也抛出一个小小的问题 , 在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中 , 让人难以忘记的究竟是这个事件的轮廓还是该事件产生的连锁反应 , 比如一些令人激动的情绪或者导致的一些复杂结果 ,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偏向后者的 。
『沈汉强』《记忆大师》︱记忆错位的追凶故事
文章插图

影片看似在讨论一个高智商罪犯的双重人格 , 实则影片表达的远不止与此 , 《记忆大师》借用科幻的外壳 , 承载的却是十分现实主义的故事 。 沈汉强(段奕宏饰)作为一名警察 , 毫无疑问是正义的代表 , 然而另一方面 , 他又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 沈汉强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 所以在影片中表现出多重人格 , 性格的形成与沈汉强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 除了回忆片段 , 影片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来完善这条情节线索 。
首先就是沈汉强的父亲 , 在影片中沈汉强的父亲出现了两次 , 出现的时间极短 , 第一次出现在警局 , 沈汉强父亲问他要钱 , 他找人随便打发了他的父亲;第二次出现在室外 , 又是找他的手下要钱;两次要钱的动作刻画了一个与传统父亲形象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形象 , 但是这两个时长较短的镜头却对于理解沈汉强至关重要 。
『沈汉强』《记忆大师》︱记忆错位的追凶故事
文章插图

从另一个角度讲 , 影片中沈汉强和江丰是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两类人 , 但是面对的问题是有相似的地方 , 而在二人交换记忆后 , 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也是一致的 。 问题的相似性在于二者所要面对的问题都是难以有一个合理方案解决的家庭问题 , 先看沈汉强 , 童年时期目睹了父亲对母亲家暴而无能为力 , 中年时期又遭遇情人的拒绝 , 两次行凶都是因为幼时家庭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形成变态的心理活动和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 , 杀害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 。 反观江丰 , 江丰的问题其实根本没有交代清楚具体问题是什么 , 可能影片想表达的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家庭矛盾最终走向不可调和 , 他却选择了离婚这样比较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 虽然家庭暴力和不孕不育没有可比性 , 但是体现在解决问题的人身上不可否认二者都是有一些极端的 , 当然背后的助推力是不一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