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繁琐华贵却像古画般雅致,热剧《清平乐》对历史的高度还原( 二 )
文章图片
但是在宋朝时期 , 白色并不是个晦气的颜色 , 甚至皇帝都经常穿白衣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黄色是天子专属颜色 , 实际上黄色成为皇室专用 , 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 , 宋朝除了红色以外 , 白色也是一种可以穿的颜色 。 有心人会发现 , 宋太祖赵匡胤也留下穿白色常服的画像 , 画像里赵匡胤身着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常服 , 头戴展角幞头 , 整体看上去十分朴素 , 与明清皇帝形成强烈的对比 。 说完了皇帝 , 再来聊聊皇后与妃子们的服饰 , 宋朝皇后的朝服和头冠也与前朝有所不同 , 剧中曹皇后的衣服头饰 , 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宋仁宗的嫡母刘娥 , 在此简单科普一下刘娥这个女中豪杰 , 刘娥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 , 她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 由于刘娥膝下无子嗣 , 便将皇子赵祯养在身边 。
宋真宗去世以后 , 儿子赵祯即位 , 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 仁宗即位时年纪尚小 , 于是权力落在刘娥手上 , 不过刘娥并未行武后自立之举 , 因此宋史对她褒奖多于贬低 , 史学家称赞其有吕武之才 , 无吕武之恶 , 这里所说的吕武 , 便是吕雉和武则天这两个在男权社会崛起的女人 。 从剧照里可以看到 , 皇后所戴的凤冠 , 翟衣、首饰等 , 都极尽可能地还原了一个宋朝皇后的模样 , 可以说完全是参考了宋时画像 。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 , 《清平乐》除了在服饰上用心 , 所使用的道具也是经过考究的 , 比如说在电视剧常出现的香炉 , 宋朝是一个士大夫盛行的朝代 , 无论是皇室贵族或者士大夫 , 经常会焚香 。
文章图片
剧里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香炉 , 我们所熟知的博山香炉 , 就在剧里可以看到 , 袅袅香烟营造出一种高洁雅致的环境 , 进一步表现出宋朝人的精致生活 。 而且仔细一些会发现 , 太后吃饭用的碗 , 也和其他影视剧里不同 , 一般的古装剧所用的碗筷 , 都是些圆形青花瓷碗 , 几乎随处可见 , 没有时代特色 。 可在《清平乐》里面 , 你可以找到现实存在的古碗 , 例如在某一集里 , 太后刘娥午膳时 , 桌上就摆放了几个莲花碗 , 莲花碗出自于宋时汝窑 , 汝窑也是专门给皇室使用的 , 莲花碗因样式类似莲花而得名 , 流传下来的极少 , 所以也显得格外珍贵 , 现存的莲花碗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 感兴趣的读者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 。
文章图片
总得来说 , 《清平乐》是一部很"宋"的历史剧 , 整部剧大到人物服饰、建筑 , 小到道具等都非常的考据 , 不会出现一些跨时代的物品或雷人的台词 。 中原经过五代十国分裂后 , 重新归为大宋 , 在某些形式上 , 大宋是仿制前朝的 , 可是也是有自己的创新 , 上面我们说到了官员的长翅帽 , 这个也是大宋官员的一种标志 , 与前朝唐和后来的明、清王朝都不一样 。 据传长翅帽乃赵匡胤所发明 , 原本长翅帽的长度只有一尺 , 是官员们上朝时需要戴的帽子 。 长翅帽的出现 , 其实是赵匡胤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 , 评论皇帝和政事 , 这种官帽平时见客或出门都不需要戴 , 因为行走时十分不方便 , 只有在正式场合才需要 。
在第一集仁宗私自去见生母时 , 随后赶来的仪仗队 , 也是非常还原历史 , 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 , 演员没有还原古人蓄须 , 导致看起来比较出戏 , 其实这也是无伤大雅 , 毕竟仁宗此时还年轻 , 没蓄须只是没到那个年龄 , 就画风来说《清平乐》给人一种满满的古画感 , 虽有些华丽 , 但一点儿也不让人感到浮躁虚假 。
推荐阅读
- 清平乐|8.7跌落7.8,《乔家的儿女》一路低走,这几位都该背锅?
- 宋祖儿|宋祖儿当众吐槽《跑男》的游戏规则太繁琐,导演的回应令人意外
- 泰王|诗妮娜贵妃为泰王分忧敬献三法衣,戴超大珍珠尽显华贵
- angelababy|Angelababy顶级富婆圈曝光!各个雍容华贵,Baby却只能站角落
- 中风|力促坪山中医药发展,平乐医院引进省名中医工作室
- 三星|三星为新品预热,古铜色S Pen尽显华贵
- 杨玏 陈屿 三十而已 钟晓芹 演员 清平乐 婚姻 观众 理科 台词|杨玏:《清平乐》《三十而已》表演难度的两个极端
- 新京报|杨玏 《清平乐》《三十而已》表演难度的两个极端 自认人过三十岁,戏路更宽、演得也更踏实
- 茶叶|广西平乐县大发瑶族乡民众种植甜茶叶增收致富
- 王小盾|王小盾:《清平乐》的“乐”应该读“y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