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揭开一桩“脏事”,关乎大明兴衰,金庸“夸”明朝的一句话( 二 )
而在这里 , 传教士们看到的就是明朝的垃圾分类 , 可以说是做到“物尽其用” , 每一样被扔掉的物品 , 都有专人回收再加以回收利用 。
这或者确实是出于中国人勤俭节约的民族性格 ,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 明朝完备的垃圾处理产业链 , 是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基础 。
二、六百年前修的下水道 , 依旧坚固耐用
其实 , 对于那个时候造访明朝的外国人来说 , “清洁”几乎是他们对中国的共同印象 , 亦如拉达在《中国札记》里的话: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的 , 不仅在他们的屋内 , 更是在大街上 。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明朝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高超之外 , 另外一个在世界领先的是 , 当时明朝城市的排污排水设计和工程建设 , 绝对超一流的 。
文章图片
沈志华著的《苏联专家在中国》一书里说到这样一个案例:“在整修北京下水道工程中 , 为了考察下水道是否需要重建 , 苏联专家高莱托夫亲自钻进污臭的暗沟 , 查看沟砖被侵蚀的程度 。 经过证实 , 这些在明朝修建的暗沟 , 再使用几十年也没问题 , ”
而《南京明城墙》一书中 , 也有介绍明朝城市水利设施的涵闸:“玄武湖泄水口的武庙闸 , 工程设计独具匠心 , 高达数丈的闸槽以及幽深的隧道 , 至今异常坚固 , 隧道里一把随水流不断旋转的绞刀 , 能切碎随湖水而来的杂草 , 使水路不被堵塞 。 ”可以说 , 这个排水设计绝对是相当先进了 。
文章图片
而利玛窦在他的中国札记里 , 对明代苏州城内的河水给予了充分的赞美:“这里的水是淡水 , 清澈透明 , 不像威尼斯的水那样又咸又涩 。 ”
可以说 , 只要在万历朝中期前 , 慕名而来的外国传教士们 , 上岸就看花了眼:这是一个多么富庶而洁净的大明啊!
三、变“脏”的罪魁祸首是万历皇帝?
前文所说的那些外国传教士的记载 , 今天也常被国人津津乐道 , 作为明朝的辉煌见证 。
那么 , 明代的城市 , 是不是真的就一直这么“干净”下去呢?
其实 , 这些传教士的记录 , 主要集中在十六世纪下半叶 , 恰恰是明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隆万中兴”时代 , 当时的明朝商品经济发达 , 市民经济文化正空前火热 , 如明朝大学士于慎行的形容说“今都城如卖酱、屠沽有千万之资” 。 繁荣的经济 , 也推动了城市管理水平的进步 。 但如果把这类记录 , 当成明代的全部 , 那又是被摆了乌龙 。
文章图片
事实是 , 随着万历中期起 , 明朝吏治效率的日益衰败 , 曾经“无比整洁”的城市卫生 , 也越来越不行了 。
就以帝都北京来说 , 明朝万历二十年的进士谢肇淛 , 就上奏北京城的卫生状况较差 , 已经到了“市上又多粪秽”的的地步 。 特别是每到夏天 , 一场雨水过后 , 街面上那是苍蝇蚊子乱飞 。 所以年年夏季 , 北京城的疟疾等疾病 , 都要大流行 。 想自保健康?那得“惟静坐简出足以当之” 。
怎么到了十六世纪末 。 明代城市就到这种地步了?
确实如此 , 《万历野获编》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城市里街道最整洁的要数金陵 , 最脏乱差的要数汴梁 。 汴梁有多差 , 一下雨 , 积水中粪水横流 , 泥水能溅到腰腹之上 , 好不容易晴上两天 , 一起风又是尘土飞扬 , 根本睁不开眼 。 北京虽然比南京要差很多 , 相比开封还好那么一点点 。。
也就是说了到了明末 , 大城市的脏乱差 , 几乎成了“通病” 。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城市膨胀太快 , 以北京来说 , 以葛剑雄等现代学者的观点 , 明朝中前期时 , 北京也就七十万人 , 到了天启年间时 , 扩充到124万人 。 人一多 , 流动大 , 自然给城市卫生管理带来考验 。 而明末政治腐败 , 吏治效率低下 , 特别是摊上万历这么个皇帝 , 那就更加歇菜了 。
推荐阅读
- 周海媚豪宅内吃团年饭!菜品简单摆盘接地气,55岁单身和爱犬生活
- 《恰好遇见你》开播,爱情与面包之间的选择,是人性,也是生活!
- 跑男的潜规则,向往的生活的潜规则,都不如极限挑战的“潜规则”
- 宋旻浩出演我独自生活
- 为安抚黄磊,《向往的生活》请来两位老嘉宾,网友:早该这样!
- 《向往的生活6》录制地点疑似已选好,蘑菇屋将设在某美丽渔村
- 《你好生活》正式收官,观众难说再见,康辉镜头被剪,热议不断!
- 坚持过好自己的生活,李子柒身边人这样说她
- 何炅已经47岁了,感情生活却仍是个谜,她与王菁之间是什么关系?
- 生活的底色和向往,都在“哈哈哈哈哈”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