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北化工园区见闻:绿色冲击波见证生活变迁

“道路进行了绿化 , 公园也建了起来 , 环境越来越舒适 , 我们的生活更好了 。 ”70岁的李福海感慨道 , 他生活的地方从一点点、一丝丝的绿 , 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的绿 , “含绿量”越来越浓 。
古稀之年的李福海口中所指即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 。 该园区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南 , 被授予“中国化工园区30强” , 并被列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和“2019年绿色化工园区”创建单位 。 同时 , 也是河北石家庄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 , 在市区周边建设城市“五大产业基地”之一 。  
李福海说 , 提起化工园区 , 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不宜居住 , 他曾经也深有体会 , 生活环境绿化缺失 , 能呈现的“绿色”成为一种“奢侈品” 。
【【河北】河北化工园区见闻:绿色冲击波见证生活变迁】2012年 , 为进一步推动化工园区建设发展 , 河北正式组建了中共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和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 , 2017年4月1日 , 园区正式更名为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 。 近年来 , 遵循“循环、智慧、创新、安全、绿色”的发展理念 , 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如今 , 城市发展到哪 , 绿化就延伸到哪 。 四季见花 , 四季有景 , 花园式的工厂和社区 , 宜居的幸福感令人心里敞亮 。 ”李福海说 , 现在他每天都会陪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去散步 , 拍摄公园里的美景 , 将自己生活地方的多姿多彩记录下来 。
漫步在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 , 一处处精品街头游园的绿化建设工程已落地 , 绿化带内种植栾树、樱花、紫叶李等植被 , 防护林种植中华大叶杨 , 担起隔离防护作用 。 位于园区建石南路与清源大街交口东北角的初心公园内 , 金叶榆、紫丁香、白蜡等多种花木错落有致 。 在全民健身广场 , 可以看到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区、门球区、林荫广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 绿化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 , 绿植为隔离 , 形成了城市中一幅生态画卷 。
身为“80后”的李延浩现在是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前身为石家庄炼油厂)的一名工人 。 每当他在社交平台“晒”工作与生活的环境时 , 身边的朋友总会诧异 , 难以将化工园区与“高颜值”绿色生态城市联系到一起 。
李延浩说 , 他工作的厂区原来“光秃秃” , 现在厂区日益靓丽 , 种植了很多树木 , 成片的绿色映入眼帘 , 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 , 堪称“花园式工厂” 。 夏至已至 , 骄阳下一些会“呼吸”的生态树生机扑面 , 亮相在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 。
“曾经在冬天看到的草是枯的 , 现在冬天也能将一些绿色植被尽收眼底 。 左手工业 , 右手绿色 , 已经是我们园区的真实写照 。 ”李延浩说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绿色发展的行动中 , 人人都是受益者 。
45岁的常立刚回忆起曾经的盛夏 , 没有树荫 , 家门口一坐 , 脸膛儿黑红 , 额头有擦不去的汗珠……如今园区广场绿荫成林 , 生机蓬勃 , 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娱乐则让这里的夜晚愈发流光溢彩 。
“一早一晚会去公园遛弯 , 风吹在身上很舒服 。 晚上的健身广场更热闹 , 跳舞的、唱歌的、玩直播的 , 孩子们追逐玩闹 , 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常立刚说 , 生活在“绿”城中 , 绿色之美沁人心脾 , 人们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都在改变 。
据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程俊强介绍 , 园区将按照“高端智慧、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城建思路 , 以创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为目标 , 实施绿化美化工作 , 织密生态绿网 , 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