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长沙:瞄准产业链高端,园区换道疾驰

7月8日 , 广汽三菱新能源车项目开工活动在长沙经开区举行 。 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首款联合开发的新能源车型计划于2021年正式量产 , 打破了“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合资模式 , 开创合资汽车行业深度合作的新样板 。
当前 ,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 有着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 仍是一片蓝海 , 也是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的生动体现 。
截至5月底 , 长沙经开区40个新建项目中 , 上半年原计划开工16个 , 实际开工34个 , 18个原计划在下半年开工的项目提前到上半年开工 , 为实现年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这是今年长沙园区以效益为先 , 以项目论英雄 , 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
今年 , 长沙园区一手抓好疫情防控 , 筑牢疫情“防火墙” , 一手抓经济社会复苏 , 争当产业标兵 , 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 重点发力 , 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 建设一批标志性重点项目 , 增加产业发展的厚度和深度 , 奋力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
招商有数量 , 更注重质量和效益
今年年初 , 受疫情影响 , 工业企业停工停产 , 经济发展陷入短暂的“冰封期” 。
大考之年需要创新之为 , 特殊时期需要大勇之举 。 面对疫情 , 需要长沙园区在思想理念上有新认识、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突破、在转型升级上有新思路 , 在园区服务上有新创举 。
长沙园区没有坐以待之 , 没有畏首畏尾 , 同时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保卫战” 。 在疫情防控形势刚刚好转之际 , 便主动出击 , 率先派出招商团前往一线城市招商引资 , 刮起一股重力破冰 , 重启经济发展的强风 , 也彰显了“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 。
2月9日 , 金霞经开区第一批10支招商小分队 , 分赴长三角、珠三角、湖南省内等地展开“小分队招商” , 成为全省第一个从防疫战场开辟“新战场”的园区 。
此后 , 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宁乡高新区等国家级、省级园区也纷纷闻风而动 , 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宣传长沙优势 , 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亩产税收高、规模化程度高的总部企业、头部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
4月17日 , 长沙高新区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 除了投资70亿元的长远锂科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 还有阳光电力、华电高科和诺尔得材料等一批增长潜力大的高精尖产业项目落户麓谷 。
长沙高新区为12个签约项目定制了“项目专属服务卡” , 明确专人服务 , 企业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全面系统地掌握项目报批报建、用地规划、创新发展、科技金融、产业政策兑现等工作流程和政策信息 , 还能获取一把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享受VIP服务的“金钥匙” 。
6月23日 , 望城经开区举行2020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 现场签约项目38个 , 投资总额75.2亿元 。 瑶华科技测封项目、松森精材长沙生产基地、中邮物流智能终端配套项目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落户望城 。
从招商的成效来看 , 长沙园区的招商思路和发展模式早已发生了变革 , 招商引资正向“选商选资”转变 , 既要有数量 , 更要有质量和效益 , 以“亩产论英雄”的时代已然来临 。
项目建设更精细化 , 服务更精心
今年 , 园区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 压力和动力同在 。 这就需要长沙园区一定要科学研判形势 , 提振信心 , 化危为机 , 迎难而上 , 以新项目的建设来拉动经济复苏 , 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更大担当、彰显更多作为 。
在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 , 9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1200余亩的山林 , 如今已是机械林立 。 “目前施工人员达7000余人 , 将于近期实现封顶 。 ”浏阳经开区(高新区)惠科协调办工作人员介绍 。
这个投资320亿元的项目 , 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税收13亿元以上 , 新增就业3500人 , 将为长沙显示功能器件产业冲击“千亿产业”贡献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