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绣|河北定兴1500余名农村妇女变身“京绣”绣娘
(_原题是:河北定兴1500余名农村妇女变身“京绣”绣娘)
文章图片
梁淑平(左一)在指导绣娘绣制京绣作品 。吕子豪 摄
中新网保定7月15日电 (吕子豪 徐巧明)15日上午 , 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南大牛村的龙凤刺绣厂车间 , 百余名绣娘银针翻转 , 根根丝线回环往复 , 双龙福寿、鸟语花香、老寿星等京绣作品雏形呈现 。 
文章图片
梁淑平在绣制“百子图” 。徐巧明 摄
京绣又称宫绣 , 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 , 起源于辽代宫廷 , 明清时期开始兴盛 , 为“燕京八绝”之一 , 多用于皇家装饰、服饰 。 2014年 , 京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绣只是京绣中的一道工序 , 要做好一件上乘作品 , 需要打板、画图、扎眼、刷、绣、做成衣等7道工序 , 每一道都是纯手工 。 ”
文章图片
【京绣|河北定兴1500余名农村妇女变身“京绣”绣娘】绣娘们在绣制作品 。徐巧明 摄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介绍 , 定兴京绣是京绣大家族的一个分支 , 其祖辈跟随京城刺绣艺人学习技艺 , 并世代传承至今 。 其自幼随父学习手工刺绣 , 15岁即练就精湛的京绣技艺 。
梁淑平称 , 从上世纪70年代起 , 她便独自创业 , 从手工作坊起步 , 做京绣加工业务 。 80年代 , 主要做京绣工艺品出口 , 绣品远销海外;90年代 , 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 , 研发新产品 , 将京绣元素融入到服装、工艺品、家居用品等;2010年 , 她创办了龙凤刺绣厂 , 2012年 , 成立了定兴县燕都刺绣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 2018年 ,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龙凤刺绣厂成立“妈妈制造”河北定兴县京绣合作社 , 通过合作社重点对农村贫困人员进行手工刺绣技艺培训 , 免费提供手工刺绣用具 。 截至目前 , 已累计培训周边20多个村的1500余名低收入农村妇女从事京绣制作 , 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人民币 。 
文章图片
田丽向客人介绍京绣书画作品 。吕子豪 摄
今年47岁的定兴县南大牛村村民师海芝已在龙凤刺绣厂工作了10年 。 以前 , 全家6口人的花销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 , 她在家照顾婆婆和3个孩子 。 “孩子上学后 , 就来刺绣厂上班了 。 这儿时间自由 , 又不耽误家里农活 , 每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 , 足够家里开销 。 ”
梁淑平表示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 , 我的目标就是把资源变成资产 。 ”
据悉 , 2000年 , 梁淑平的公司受邀参加故宫博物院绣品仿制工程 , 2008年、2014年又分别受邀承接北京奥运会、中国APEC峰会礼仪小姐服装刺绣制作 。 (完)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河北两家官媒均点名肖战,都带领粉丝回顾“名场面”,是温暖偶像
- 相约冬奥 河北卫视两支原创短片出圈
- 河北长城网|权威官媒点评肖战的表现,直呼肖战落泪很仙,粉丝被带进去了
- 战队|“迎冬奥”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首播 河北卫视又一力作
- 冰雪聪明|“迎冬奥”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首播 河北卫视又一力作
- 冰雪运动|河北卫视《冰雪聪明》开播 北大学霸战队荣登擂主宝座
- 吃货|唐朝人“幸福肥”的原因
- 月球|为何要去月球挖土
- 同志|周玉振同志逝世
- 刘满|上贼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