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培训乘“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运用新技术指导实训 , 增加趣味性和体验感
【稳就业进行时】培训乘“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阅读提示
疫情防控期间 , 突破时空限制、无接触的“云培训” , 成为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 如今的“云培训” , 不仅搭载新技术、富有科技感 , 还更注重趣味性、增强体验感 。 随着5G等新技术日益成熟 , 专业人士认为 , 实操技术难以线上化的问题将得到化解 。
直播、可穿戴设备、小程序打卡签到、微信群互动……相比以往多停留在“网上听课”的线上培训 , 如今的“云培训”科技范儿十足 。
疫情防控使得线上培训成为提升劳动者技能的主要途径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 , “云培训”旨在实现各行业人员培训的全流程线上化 , 包括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课程制定 , 培训时的人员管理、进度跟进 , 培训后的效果监测、方案调整等多个环节 , 均在“云端”进行 。
解决了时空难题 , 降低了培训成本
为提升劳动者素质 , 不少用人单位每年都会开展线下培训 。 受疫情影响 , 今年大量培训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
今年以来 ,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先后实施 。 这种“无接触培训” , 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帮助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未就业毕业生等群体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 截至4月中旬 , 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布线上技能培训平台共计893个 , 涉及职业超100个 。
“我们一家分公司的培训规模就达千人以上 。 ”北京一家保险公司部门经理周倩表示 , 为在疫情期间拉新拓客 , 公司通过远程办公制定了为期1个月的线上培训方案 。 她介绍 , 通过在腾讯会议上课、微信群打卡互动、手机客户端微课等多平台联动 , 公司为各地的新代理人提供了专业知识、明星专家讲座、线上模拟签单等培训内容 。
中国人才发展社群发布调研报告称 , 今年企业选用培训方式时 , 混合式培训、在线学习等因注重效率与效果受到较多关注 。
推拿师祝小泉是“云培训”中受益的一员 。 她不仅参加了所在母婴护理机构的培训 , 还报名参加了健康管理师培训班 。
公司培训时 , 祝小泉要在8时30分在微信小程序打卡签到 , 9时开始上课 , 上午和下午各培训150分钟 。 祝小泉向采访人员展示了记满培训笔记的本子和100多张课件截图 , “培训进度快 , 要做多手准备才跟得上 。 ”
“培训后还有线上考试 , 考不过须听回放、再考 。 ”对祝小泉来说 , 理论考试不难 , 只是公司培训和健康管理师培训的时间常撞在一起 , “好在线上培训可以听回放 , 这为我多学一门技能提供了可能 。 ”
截至6月15日 , 全国线上职业培训实名注册人数已超过1324.5万人次 , 开展线上培训超过1208.1万人次 。 “‘云培训’解决了时空难题 , 降低了培训成本 ,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 ”企业培训师戴乐启说 。
更注重增强体验感 , 提升培训效果
为提高培训效果 , 企业和培训机构常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 。 较之过去 , 如今“云培训”的模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 , 更注重增强学员体验感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今年以来 , 各培训机构通过直播、录播、微课、练习模考等方式拓展培训形式 , 还有平台提供“线上学习、线下实操”的混合式培训 , 通过人脸识别签到等督促学员完成线下培训 , 实现培训全程可控 。
为了吸引职工积极参与培训 , “云培训”的内容不再只是专业知识 。 职业整理师袁春楠表示 , 今年3月 , 一家公司邀请她上直播课 。 培训共90分钟 , 前1小时由她讲如何家居整理 , 之后20分钟由企业内训师讲保险知识 , 最后10分钟由她答疑 。 这是袁春楠首次体验外训师和内训师合作培训 , 学员们表现很积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