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五 )


也就是电影结局还是这样 , 但镜头应该重着表现李晨 , 姜武 , 王千源等等 。
这些前半段因为这场战斗 , 所崛起的英雄们的牺牲 。
一种以卵击石 , 慷慨悲歌的牺牲 。
我们再结合电影后半段表达的“反思历史”的基调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这样做难道不更加残忍 , 更现实和更让观众觉得不壮烈么 。
结果呢?
现在守军光明正大的跑路 , 被日军当打靶子一样射杀 。
从电影看不能说全死桥上了 , 但差不多死了三分之一 。
电影最后这个处理真的莫名其妙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撤退拍得有如史诗般的壮烈 , 观众还以为是浴血奋战呢?
结果却是一群人在逃跑 。
明明前面铺垫了英雄们的崛起 , 后面解构了历史的反思 , 最后情绪的释放却是一个前后逻辑非常别扭的撤退 。
负责留下掩护大部队的英雄镜头都没有 , 枉死了 。
而负责解构历史的部队在逃跑 , 憋屈的被日军打靶子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有人说这是管虎的习惯 。
这是反类型 , 有留白 。
如同管虎上部电影《老炮儿》一样 。
《老炮儿》情绪消解给观众的感觉不同 , 电影前面不断铺垫老混混六爷 , 因为时代变了在新时代碰壁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情绪一层层的叠加 , 最终六爷在冰湖上冲锋达到高潮 。
但六爷冲到尽头最终倒在代表新世界的年轻人前面 。
它情绪的释放有着一种荒诞感 , 反类型和留白是成立的 。
《八佰》反类型是真不成立 。
结局的情绪转折太怪 , 全泄掉了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尾声
最后 , 《八佰》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
但如果要形容它话: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英雄枉死 , 历史虚构 , 《八佰》本有成战争史诗的野心 , 最终却成了一部有史诗气质却相当商业的战争片 。
我们即使不结合历史现实 , 也不戴那些奇奇怪怪的帽子 。
《八佰》就是后半段戏份的问题 , 让前面情绪的铺垫 , 后续转折显得莫名其妙 。
欧豪|英雄枉死,历史虚构:《八佰》终究没能成为国产战争史诗片
文章插图

当然相信还是有人 , 会坚持说这样是留白如何如何 。
但从我个人点映现场来看 , 结束的时候观众基本都是这样的反应:
啥?这就结束了?
张译到底怎么了?
李晨 , 王千源那些人死了没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