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日报|鲲鹏展翅九万里 深圳奋力跑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程”( 二 )
被列入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 。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蔡淡宏说,南头古城将引入一批契合古城根源文化的商业形态,通过整体设计和布局,打造为活力特色街区、湾区文化地标和城市文化名片 。
今年7月,国际主题娱乐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华强方特文化主题公园连续4年位居前五,游客增长率在前十强中位居首位 。华强方特公司执行总裁尚琳琳说,中国文化主题公园受欢迎,正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这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门面”“配角”,而是实实在在的“里子”“主角”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0%,文化企业5万多家,文化从业人员9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
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深圳中心书城广场人潮涌动 。踏着滑板的孩子、一展歌喉的歌者、探寻写意的艺术家在此汇集 。
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科学技术馆已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将于9月开建……“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标志着深圳掀起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一年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日渐丰富 。
从“来了就是深圳人”到“有时间做义工”“9个人里1个志愿者”,从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到无偿献血成为新时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这里不仅有快速发展的深圳速度,科技创新的深圳高度,还有文明蔚然成风的深圳温度 。”
瞄准城市文明典范,深圳正擘画更为清晰的“施工图” 。
今年7月,《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实施方案》获审议通过,提出将构建六大体系,把深圳建成精神文明建设典范、国际时尚创意之都、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文化创意产业先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
这是一曲“提质加码”的美好生活乐章
以往遇到重病大病,不少深圳市民往往要往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医院跑 。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投入运营,香港名医诊疗中心落户,通过名院合作和团队引进,一大批前沿医疗技术纷纷在深圳落地 。
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说,深圳已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
疫情期间,深圳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线发热门诊预警到位,口岸防控精准,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10万份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评价说,深圳完善的社区防控体系、优良的硬件保障、科技防控手段创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教师岗位”,这是当前深圳办好高水平基础教育的一个工作出发点 。深圳计划到2022年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21万个,公办学位增幅达25%;同时还将重点建设“高中城”,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 。
“我在网上提供社保、居住证和房屋租赁合同等证明后,就把女儿的学位申请下来了,很方便 。”租住在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水尾一区的湖南籍“独臂”青年陈用发说,女儿已在附近的牛栏前学校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年政府还有3500元的学位补贴 。
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地铁了,食品安全标准更严了,街道更整洁干净了,地铁网更密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更高了,公租房的等候时间更短了……
“民生幸福是先行示范的目标,也是检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标尺 。深圳将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深圳大学原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说 。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画卷
一湾河水碧,两岸草木青 。8月的深圳,连绵的降雨冲刷着河道,茅洲河河水依然清澈 。“不黑不臭,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走了,儿时戏水摸鱼的记忆又回来了 。”土生土长的河段长洪伟江说 。
推荐阅读
- 王一博为家乡送祝福,人民日报直播宣传,平台收视率直线上升
- 人民日报都点赞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口碑大爆,热度第一当之无愧
- 《勇往直前的我们》:获人民日报好评,被称为王牌综艺有3点原因
- 连续2期收视第1,人民日报点赞,这才是最该被力捧的“王牌综艺”
- 杨幂居然曾资助《变形计》中的陈玉林,太意外,现在是一名程序员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与快手再次携手跨年
- 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惊动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揭露背后黑产
- 《农民日报》点赞、收视六网第一,这档综艺凭啥这么“横”?
- 人民日报点赞,播放量破3亿,《云上的小店》凭什么这么牛?
- 完美入水!人民日报连续点名称赞全红婵,马龙将携红姐登央视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