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驻村干部黄文忠的“扶贫日记”
新华社石家庄8月13日电 题:驻村干部黄文忠的“扶贫日记”
新华社采访人员范世辉、白明山
48岁的黄文忠是河北省能源局干部 , 2018年3月到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驻村扶贫 , 后又承担起黑崖沟村扶贫工作 , 曾获“中国好人”等多个荣誉 。 不到两年半时间 , 黄文忠写有近30万字的驻村扶贫日记 。 一本本日记 , 记录了他倾心扶贫的所做所思 , 也记录了他驻村工作的酸甜苦辣 。
文章图片
↑黄文忠在记录扶贫日记(7月31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范世辉 摄“担当”记
日记原文:要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 屋里不能有电视 , 看电视太浪费时间 。 每天早晨跑步时与老乡聊天、白天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记在手机上 , 晚上回来思考 。 党员精神就是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地奋斗 , 当大家都想放弃的时候 , 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背后故事:黄文忠说 , 自己出生在农村 , 父母都是农民 , 家庭条件极差 , 小时候经常忍饥挨饿 。 大学毕业后黄文忠走出农村 。 当他再次置身农村参与扶贫工作 , 感觉是带着伟大的使命来治理这个一生都从未真正离开过的地方 。 他说:“我的想法很简单 , 一件事一件事地干 。 3年后离村时 , 不愧对自己3年时光 , 不愧对家人的付出 , 不愧对老百姓和组织的信任 。 ”
“辛苦”记
日记原文:凌晨两点钟 , 给张红亮销售西红柿的面包车来骆驼湾驻地接我 , 往石家庄去……一直下着雨 , 司机开得非常不稳 , 一问才知道这是位最远只到过阜平县城的司机 。 于是 , 我主动接过方向盘 。 雨越下越大 , 5时30分才到石家庄 。 由于地道桥下积水 , 车堵了两个多小时 。 又累又困又饿 , 我趴在方向盘上差点睡着 。
背后故事:张红亮是黑崖沟村一名学农的大专生 , 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工 ,2016年回村发展 。 他利用扶贫贷款建起40亩西红柿大棚 , 但是一直受困于销售难等问题 。 看到这种情况 , 黄文忠一直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帮他 , 从种植到病虫害防治 , 再到收获售卖 , 黄文忠一直不遗余力 。
“收获”记
日记原文:村集体有了服装加工厂 , 开业典礼结束后 , 我带领大家走进车间 , 看到几十位本村妇女穿着整齐的工装 , 像城市人一样在家门口上班挣钱 , 一瞬间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 她们停下手中的活 , 拼命地给我鼓掌……
背后故事:黄文忠说 , 发展集体经济 , 才能筑牢脱贫根基 , 实现乡村振兴 。 为此 , 他一直各方奔走 , 成立骆驼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发展“骆驼湾集市”电商平台 , 建扶贫文化创意馆、打造黑猪肉品牌等 。 2018年 , 骆驼湾村集体产业盈利12万元 , 为全体村民分了红 。 2019年 , 全村分黑猪肉9000多斤 , 人均15斤 。 分红现场 , 村民给黄文忠送来“铁肩担道义、为民谋福利”的锦旗 。
文章图片
↑黄文忠在翻看之前记录的扶贫日记(7月31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范世辉 摄“感动”记
日记原文:早晨推开门 , 门口堆放着小袋白菜、豆包、花卷、年糕、鸡蛋……足有十几袋 。 瞬间我的眼睛模糊了 , 这是乡亲们知道我回村 , 疫情期间要隔离不能出门给我送来的 。 两年前 , 他们对我还非常冷漠 , 如今 , 我们已是水乳交融的一家人 。
背后故事:黄文忠说 , 急老百姓所急 , 不搞形式 , 把事情一件件办在老百姓心坎上 , 乡亲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自驻村扶贫以来 , 黄文忠一次次被这样的瞬间感动着 。 他说 , 群众认可是对自己驻村扶贫最好的褒奖 , 也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
“愧疚”记
日记原文:今天在家休息 , 早晨帮妻子干农活 , 把冬储白菜搬到小房里 。 望着妻子在寒风中有些孤单的身影 , 我扭过脸去 , 泪水夺眶而出 。 我对妻子说:“在家安全第一 , 别累着自己 , 再坚持一年我就回来了 。 ”
推荐阅读
- 《90婚介所》9名男生逼哭女嘉宾?她想找2倍收入的却被嘲需被扶贫
- 我的金山银山|“土味”扶贫剧值得一品再品
- 奇迹|TVB拍摄内地扶贫纪录片,制作组:感受到奇迹真的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实现
- 扶贫|收视第一!央视又带来一部“王炸”剧了!
- 央视|34集扶贫剧定档央视,王雷李小萌曹云金等主演,高希希又一力作
- 李小萌|34集扶贫剧定档央视,王雷李小萌曹云金等主演,高希希又一力作
- 扶贫|《那些日子》侯天来化身扶贫一甲子的老共产党员《情系暖水湾》
-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百炼成钢》正在广东卫视热播,何炅饰演扶贫干部遇难题
- 大学生|《因为有家》还原大学生村干部真实故事
- 扶贫|深州“鲜天下”牵手“扶贫大棚”助力脱贫攻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