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国轻小说感觉不受重视,即使是在网上连载人气高的,都难以出实体书,更不用说是如日本一般改编动漫了( 二 )


因此,单单只看“国轻市场”,也很不好,未来也不甚乐观。


3.从定义的角度聊聊
什么是“国轻”?什么又是“国轻作者”?
【为啥国轻小说感觉不受重视,即使是在网上连载人气高的,都难以出实体书,更不用说是如日本一般改编动漫了】 我在这里采用狭义的解释。
国轻,是中国作者创作的,日系风格的娱乐小说,主要特点是语言平实、逻辑简单、节奏轻快、连载篇幅较长,书中的主角群和主要配角年龄层都在青少年时期。
国庆作者,是受日本轻小说写作风格影响较深,写作时常常使用日语舶来词,以及“翻译腔”的作者。
目前,国轻的连载平台,主要还是在网上。
以“轻文轻小说”为例。
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将“国轻作者”狭义地定义为上述人物,“轻文轻小说”的创作者中,有大部分,不能被称之为“国轻作者”,而这个网站在宣传中,一直打着“国轻”的旗号。
这里体现出了我这个定义,与资本市场定义上的差距。
“轻文轻小说”上的创作者,除了我定义的“国轻作者”之外,还有“同人作者”“古风作者”等不同风格的创作者。以“同人作者”为例,其中不仅包含“单纯的同人小说作者”,还有“综漫”“动漫穿越”等常见的网文创作类型。可见,他们之中,有很多,是由“传统网文作者”转化而来的。
所以,国轻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比较尴尬。
第一,国轻市场可能不受重视,没有被单独拿出来处理。
第二,国轻市场可能被视作网文的一部分,采用了同样的处理办法。
第三,“国轻”被当做网文市场的一个噱头。
我个人认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三种可能性最高。


4.致题主
如果真的看了十年网文,为何这么失落?不套路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很多,也不难找。上也有很多人推荐网文,新的旧的都有,素质都不错,都不是套路。
轻小说也很套路化,真的,只不过很多套路化的小说没人翻译。
日本轻小说业界日子过得不好。你如果在和不了解这一领域的日本友人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你喜欢读轻小说,十有八九会被暗暗瞧不起。轻小说界的底层作者也很惨,即便是成名的作者,也很难成为全职作家,兼职写轻小说是业界的常态。

■网友二十八
额,膜拜大佬。
这……国内的轻小说本来就是网络平台啊,又不是靠实体书来推广和收益。仅有过的几个轻小说类刊物都已经死透透了,靠实体书发展且等二十年后吧。
另外,实体书与否是看网站政策,我记得有的网站会给人气作品出纪念书,或者实体单行本之类的。记得轻文轻小说就弄过,不过弄得那本根本就不能算轻小说就是了……
不要误会,我说的就是某鱼目混珠的《二派之长为老不尊》(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