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7日农家女采药挖出“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
_原题为 7日农家女采药挖出“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
新华社杭州9月7日电题:农家女采药挖出“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
【龙泉窑|7日农家女采药挖出“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新华社采访人员冯源
“这是一件出土情况不明的采集品 , 出身寒微、身世朦胧 , 但是一经面世就大受推崇 。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蔡乃武这样介绍“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 。
“一部中国陶瓷史 , 半部在浙江” , 在历史上 , 浙江龙泉生产的龙泉青瓷曾经独领全球风骚数百年 。 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着不少龙泉青瓷 , 而巅峰之作 , 就是这件60多年前一位农家姑娘采药时挖出的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 。
在龙泉市林业局森工企业老年协会的办公室里 , 84岁的何根树给采访人员展示了一张合影 。 这是他与妻子何招弟在浙江省博物馆拍摄的 , 两人中间的橱窗里展示的就是他妻子16岁时挖到的那只船形砚滴 。
话说1956年下半年 , 何根树头一回到未婚妻家 , 何招弟悄悄带他到卧房 , 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绸布包着的小玩意 。 “她说在田坎里挖黄花草 , 看到有个东西埋在土里 , 就用菜刀把它起了出来 , 原来是一只‘瓷船’ 。 我岳母觉得是件‘古货’ , 就把它藏起来压箱底了 。 ”
过了不久 , 何招弟跟着母亲回访男家 , 正巧碰到邻居嫁女儿 。 何招弟看到新娘子陪嫁的各种瓷器 , 忍不住和旁人透露了自己挖到“青瓷小船”的消息 。 之后 , 在当地干部的动员下 , 她把这件砚滴交给了国家 , 当时的龙泉县政府发放了一笔68元的补偿款 。
1966年 , 浙江省轻工业厅、浙江省文管委和故宫博物院博采众长 ,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龙泉青瓷》彩版图录 , 这本新中国首部龙泉青瓷的专业目录共收录85件龙泉青瓷 , 而登上封面的就是这件砚滴 。
蔡乃武说 , “1993年 , 浙江省博物馆首次赴香港举办浙江古代青瓷专题展 , 在90件展品中 , 它的保险费用最高 。 1999年 , 浙博建馆70周年选择它为原型制作纪念品 。 2009年 , 浙博建馆80周年 , 它又入选十大镇馆之宝 。 ”
一件通长16.7厘米、宽6.5厘米、高9.3厘米 , 可以托于掌上的小小砚滴 , 何以“力压群雄”?蔡乃武认为 , 这是因为它的烧制技艺代表了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最高水平 , 艺术风格则扎根于宋代文化艺术的沃土 , “称得上是瓷艺之巅峰 , 人文之渊薮 。 ”
蔡乃武告诉采访人员 , 南宋建都杭州后 , 以北宋汝窑、官窑为代表的北方青瓷技艺和以越窑为代表的当地青瓷技艺实现了融会贯通 , 推动了龙泉青瓷技艺在南宋中后期进入鼎盛期 。 这件砚滴胎釉精致美观 , 造型恰到好处:两侧有雕栏 , 中间是亭式船舱 , 尾部是小卷棚 , 船锚、橹桨等细部的处理也非常精致;船舱里两人并坐 , 而船夫已经弃桨泊船 , 正在探身欲取下舱顶的斗笠 , 他的衣裾则飘向船尾 。
“宋代推崇文治 , 各项文化艺术门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龙泉青瓷技艺就植根于这片艺术沃土 。 ”蔡乃武说 , 瓷器发明不久 , 就与文房用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 砚滴则是在宋代出现的 。 当时的砚滴既有实用性 , 又具艺术性 , 题材多为清雅典故 , 寓意美好吉祥 , 往往是文人墨客“私家定制”的文房清玩 。 “目前出土的南宋乃至元代的青瓷砚滴 , 没有一件是样式雷同的 , 品性独具 , 清雅可人 。 ”
2005年 , 当得知宝贝在浙江省博物馆 , 当时已经在林业部门退休的何家老夫妻找原单位和龙泉市博物馆开具了一份证明 , 兴冲冲地来到了杭州 。 但是时机不巧 , 这件砚滴外出展览了 。 “浙江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 , 明年五一的时候再来 , 一定可以看到 。 ”何根树说 。
2006年五一期间 , 老两口如约来到杭州 , 终于见到了这件与他们有缘分的国宝……(完)
推荐阅读
- 蓝鹰指数|1月17日影视内容融合传播影响力排行榜TOP10
- 【闲着干嘛呢】金泰浩PD将于金泰浩PD将于17日离开MBC,15日“橡子庆典”为最后企划!
- 《我的体育老师》7日公映 获广州南武中学学子力赞
- 快本无了,湖南卫视全新综艺《你好星期六》即将上线,已开通官微
- 12月17日天津SM广场五周年,看VOGUE5用音乐诠释梦想与青春
- 蓝鹰指数|12月7日影视内容融合传播影响力排行榜TOP10
- 网络电影11月12日—11月17日 更新
- 个性学员叠加古典派导师,《2021中国好声音》打造包容原创舞台
- 《人生一串3》定档11月17日 在寂寥的深夜带来食物温暖的慰藉
- 蓝鹰指数|10月27日影视内容融合传播影响力排行榜TOP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