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旅发时间 | 挖掘文化IP 展现文旅新活力
赞皇 , 历史悠久 , 底蕴深厚 ,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第一批“千年古县” , 隋开皇十六年置县 , 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德裕古镇 张露群摄
这里 , 可以到唐朝六任宰相的故里许亭乡许亭村探寻千年文脉 , 去革命老区聆听共和国“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将军、中国“坦克之父”王运丰的传奇故事 , 在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 , 领略5000年悠久的土布历史文化 , 体验传统纺织技艺……
厚重底蕴 , 串起文旅融合快车道
文化是旅游之“魂” , 对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冀西十三县 , 赞皇是模范” , 赞皇也是革命老区 , 是八路军太行一分区司令部和冀西特委所在地 , 邓小平、陈锡联、秦基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
穿过黄北坪村的小路 , 便来到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 。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旧址 杜广聚摄
进入司令部旧址 , 处处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 。 “前些年 , 县委、县政府将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之后 , 乡政府本着修旧如旧原则 , 将司令部旧址重新进行了翻修改造 。 如今 , 经常会有游客到这里追寻当年的红色记忆 。 ”黄北坪乡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
据了解 , 除了太行第一军分区司令部旧址 , 黄北坪乡还有长沙烈士纪念碑园、中马峪承审处旧址、朝鲜烈士墓等红色旅游景点 。
赞皇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涛表示 , 此次旅发大会充分将赞皇特色文化融入规划设计风格、景区景点建设、环境场景提升、民俗展演和实景演出等内容和形式 , 充分展现老区赞皇的文化名片 。
活用“非遗” 展现文旅新活力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 , 给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赞皇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 , 结合地域特色 , 大力开发文旅项目 , 以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赞皇培育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公布66项 , 申报成功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 , 金丝枣酒、蕊源蜂蜜等等 , 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赞皇文化的积淀和赞皇人民智慧的结晶 。
吱呀吱呀的原始纺车 , 古朴的木质转轮 , 不停转动的梭子……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雪琴 , 用最古朴的工具织就一幅幅美丽多彩的土布画卷 。原村土布博物馆 赞皇县委宣传部供图
7架手摇纺车和5台木结构的织布机 , 赞皇原村土布历经三代传人的努力 , 逐渐走上了正轨 , 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图案发展到了2000多种 , 还延伸出了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等六大系列 。
崔雪琴还带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 , 合作社免费给社员提供彩棉种子 , 成棉后由合作社收购 , 统一压榨后再分发给社员纺成棉线 。 在她的带领下 , 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农民 , 开始走上了稳定的脱贫增收路 。原村土布 杜广聚摄
不仅如此 , 崔雪琴还搭乘非遗顺风车 , 抓住国家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机遇 , 建立了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 。 产业园里不仅有原村土布酒店、土布非遗博物馆 , 同时还有扶贫就业工坊等场所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陵地宫是空的?秦始皇为何葬于河北
- 元朝时忽必烈把京杭大运河北端点修在积水潭
- 河北黄骅出土110余座战国瓮棺葬 墓葬规模全国罕见
- 四大寇 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 河北曲阳大墓规模超慈禧地宫 墓主竟是安禄山?
- 北漂族自古就有 明清宦官多来自河北贫苦农村
- 宋真宗“亲征”河北 损兵折将 大将谎报战绩
- 河北发现万年前鸵鸟蛋皮装饰品 为光滑环形
- 河北黄骅发掘两座唐代平民墓 出土人骨架、陶器
- 河北武强挖出了大量的石碑系明清时代的石材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