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清香■泉州有一个小渔村,这里有用蚝壳建的房子,还有充满风情的蟳埔女( 二 )
蟳埔村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 , 这里居住的村民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 虽然已与汉族通婚多年 , 但是在村中 , 仍然能看到不少中亚的风情 。在当地生活的女人们 , 头上戴着簪花圈 , 插象牙筷 , 戴丁香耳坠 , 穿大裾衫、宽脚裤 ,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簪花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 , 将发髻高高盘起 , 插上几株茉莉花、含笑花 , 姹紫嫣红 , 争奇斗艳 , 就像“流动的头上花园” 。
关于她们的穿着打扮 , 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穿“大裾衫”是继承了宋朝杨八姐服饰的遗风 , 当年杨家人入闽作战 , 杨八姐经过这里时教会了当地人打扮 。“大裾衫”的上衣是钉着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 , 下身就是宽筒裤 , 以黑色、蓝色为主 , 腰围两尺四 , 裤脚一尺二 。
还有一种说法是讲 , 在宋元时期受到了阿拉伯人风俗的影响 。 据说元朝灭了宋朝后 , 阿拉伯人蒲寿庚就归顺了元朝 , 他的兄弟蒲寿晟就将云麓村发展成了他的私家花园——云麓花园 , 并从阿拉伯移植来很多奇花异草 , 包括茉莉花、素馨花等 。
而蟳埔女所戴的鲜花 , 就是来自云麓花园 。蟳埔女的生活也离不开鲜花 , 这里每天都有花贩担着一筐的鲜花和花环来卖 。
红白喜事时 , 各家主人还会向亲朋好友 , 街坊邻居赠送鲜花 。 在她们看来 , 鲜花不仅是装饰 , 也是一种象征 , 越是重大的节日 , 鲜花戴得越多 。蟳埔女不仅喜欢打扮 , 也勤劳能干 , 织网捕鱼、操持家务 , 样样都拿手 。
在海边居住的人们 , 以海为田 , 靠海吃海 。 这里早年间 , 男人出海打渔 , 女的就在海滩涂上养殖海蛎 , 进城卖海鲜 。
推荐阅读
- 清帝谕祭碑现身泉州?或来自施琅第六子墓葬
- 闽国大将留从效:乱世中保有了泉州安宁十七年
- 郑成功是哪里人 郑成功其实是福建泉州人
-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 逃亡路线图的终点是泉州
- 陈霸先后代分布 陈后主儿子领兵率族入泉州
- #婺源#11月的婺源,居然美成这样:清晨缕缕清香,晚霞在暮色中尚存余温
- 咋做才让对方感觉自己想要和她过一个平平淡淡,稳稳定定的生活 而且我确实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生活
- 抹茶的甜品吃的是啥
- 中国证券报:昔日泉州首富、曾经“运动品牌第一股”创始人被限制消费!6年市值蒸发403亿,公司刚被接连警示
- 泉州有哪些美丽的地方,适合摄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