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柯柯镇:奏响民族团结“三重奏”( 二 )
赛纳村的改变是全镇民生保障的一个缩影 。
镇长周玉龙说,柯柯镇始终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过程变成各民族群众得实惠、享成果的过程 。
“建成残疾人之家2所,惠及残疾人300余名;打造妇女儿童之家5处,使妇女儿童老人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全镇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
周玉龙还说,近年来,通过实施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给排水、农田水利等一系列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农牧业村基础设施,使全镇各族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枸杞种植、烹饪、刺绣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了我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劳务输出,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
精神,奏响和谐发展主旋律
柯柯镇作为青藏铁路线上重要的中转补给站和我省重要的盐业基地之一,算是乌兰县最繁华的城镇 。
9月初,柯柯镇西沙沟村村委会被围得水泄不通,走近一看原来是村委会里开办了村史馆,大家纷纷来参观 。
老式的石磨、收音机、农耕农具,一张张黑白照片……在一个13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一件件充满回忆的老物件、照片呈现在眼前,它们记录了各族群众几十年来在农村建设、农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事业发展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学习、不断发展的艰苦历程,成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 。
柯柯镇工作人员晁艳霞说:“近年来,柯柯镇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实现跨越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推进,近期,我们以历史沿革、红色记忆、农耕文化、特色产业等为重点,运用文字、图片、实物多种形式,建设完成各具特色的村史馆10个,用回忆诉说‘前人’的团结发展,激励‘后浪’谱写更加和谐、繁荣的发展新篇章 。”
说起村史馆筹建的初衷,各村党支部书记说,各村都是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多民族的聚居地,村庄的发展都是通过各族群众的打拼和努力,锻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奋力进取”的精神 。我们就是想通过设立村史馆,激励各族群众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幸福生活,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正能量,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
据统计,村史馆打造前期各村广泛动员党员、群众拿出来自家老物件,期间共收集展品1000余件,从中精心挑选出500余件摆放在各村村史馆内展出,大部分传统农耕农具、老式生活用品等都是村民无偿捐赠的,为的是激励儿孙后代铭记历史 。
【[青海日报]柯柯镇:奏响民族团结“三重奏”】不仅仅是村史馆,近年来,柯柯镇不断突出文化特色和已有的文化活动优势,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台 。(采访人员 程宦宁)
推荐阅读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青海军阀马步芳是怎么样一个人?马步芳性格特点
- 民国军阀的那些搞笑事迹 让人笑得肚子痛
- 抗战记忆 日寇逼近 《晋察冀日报》仍旧在编印
- 解放初期鲜为人知的青海平叛 投降的马家军复叛
- 1941年日机轰炸西宁 改变青海抗战的历史轨迹
- 马步芳公馆宣传引争议 青海政府将进行专项治理
- 人民日报 日本的确不是一个“正常国家”
- 人民日报谈中越争端 西沙本无事只因贼惦记
- 人民日报 西方策动香港闹剧 欲将祸水引向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