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放下相机,以虚构之名拉开故事的大门——一位摄影艺术家与他的文字( 二 )


#文汇网#放下相机,以虚构之名拉开故事的大门——一位摄影艺术家与他的文字封岩摄影作品《Xi'an City Walls Park 03》
在《零度空间》里 , 都市究竟可以有多大?借用封岩自己的一句话来说 , 则是:“舞台在这里 , 在所有我们能看到的空间 , 大街、小巷、房间、街道 。 生活在别处 。 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 , 像玩过家家似的 , 任性、由你 , 不分场合、地点、时间、白天黑夜 。 ”在这一组——不 , 或许应该说是一束故事——因为故事与故事之间太紧密了 , 它们明明不相关 , 却常常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勾连 。 像是不断地被提起的卡尔维诺 , 你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读到这一情节 。 这一个、那一位的主人公端着、举着、顺手读着《寒冬夜行人》 。 他有时候出现在一则紧致的、内向的意识流小说里 , 有时候又在一个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侦探故事里冒出来 , 让你悚然而惊 , 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 照样有精确的、摄影镜头般的定格 , “时间是:00:00:00 , 他与她肩并肩走进了地铁站” , 又或者是“寻获她尸体 , 是在1月23日的上午 , 8点35分……维多利亚海海滩边” 。 封岩很少形容词的叙述 , 总是让人想起毫无波澜的水面 , 而这些异常精准的时间点 , 就像按下了快门 , 咔嚓一声 , 水面跃起了一朵哗啦的水花——清晰、明确 , 如一张端正的相片 。
值得一提的是 , 《座椅反弹的声响》和以“零度空间”命名的短篇小说集 , 虽然在文字的编辑安排上 , 《座椅》在前 , 短篇小说在后 , 然而其写作的时间顺序却刚好相反 , 短篇小说的写作要早于中篇多年 。 前者是在纽约 , 身为异乡客的封岩 , 或许因为是城市的旁观者 , 他比居住于斯、因而也相对沉溺于其中的纽约客们更能看清这个城市的疏离与无情 。 《座椅》则完成于2000年初的北京 , 他在北京这座老城回望并虚构同样是古城的西安 , 我猜这两座城市都烙进了他的灵魂 , 因而他细致周到、抽丝剥茧地进行叙述 , 传奇反而被消解了 。 但无论《座椅》还是《零度空间》 , 它们都是一个执着于影像的摄影艺术家用文字来佐证他对当代生活的思考 , 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城市记录 。
【#文汇网#放下相机,以虚构之名拉开故事的大门——一位摄影艺术家与他的文字】创作者从无到有 , 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开新的观看世界之道 。 而这一回 , 摄影艺术家封岩放下了手中的相机 , 以文字和虚构为名拉开了一扇故事的大门 , 我们借机得以重新窥看并审视我们生存于此、但有时却熟视无睹的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