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航集团宣布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新加坡航空集团日前宣布 , 因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造成巨大冲击 , 决定削减旗下3家航空公司约4300个职位 , 以缩减运营成本 。 新航集团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裁员 , 既表明新加坡航空业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 , 又预示国际航空业复苏道路仍将漫长 。
日前 , 新加坡航空集团(简称“新航集团”)宣布 , 因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造成巨大冲击 , 决定削减旗下新航、胜安和酷航3家航空公司约4300个职位 , 以继续缩减运营成本 。 裁员对象主要以外籍员工为主 , 包括机师、空服、地勤人员及培训生等 。
新航集团作为世界知名航空企业 , 主要运营世界级航空枢纽樟宜机场 , 经营跨太平洋两条最长直飞航线在内的众多国际航线 , 同时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拥有强大的航线网络 , 并占据袋鼠航线一部分市场 。
新加坡航空集团史无前例地宣布大规模裁员 , 既表明新加坡航空业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 , 又预示国际航空业复苏道路仍将漫长 。
实际上 , 新航集团从今年3月份起就已冻结招聘新员工 , 加上近期部分员工已自愿解约或提早退休 , 前期实质上已完成部分裁员工作 。 近日 , 新航集团一次性裁退的海外及当地员工总数约为2400人 。
目前 , 除新航工程企业外 , 新航集团旗下共有21300名员工 。 此次宣布削减约4300个职位 , 意味着每5个职位就有1个被削减 , 裁退比例高达11% , 裁员规模创下新加坡航空业历史之最 , 将是新加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行动之一 。
新航集团在解释裁员原因时说 ,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 , 没有国内航线 , 主要依靠国际航线 。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 , 新航集团与世界其他主要航空公司相比 , 处境更加困难 , 集团旗下航空公司不得不紧急裁员应变 。
统计显示 , 新加坡樟宜机场2019财年接待乘客6830万人次 , 其中新航集团旗下新航、胜安航空和酷航3家航空公司运送的乘客数量占一半以上 。 今年第一财季 , 因各国和地区实行旅行限制和边境管控措施 , 导致新航集团整体客运量同比下降99.5% 。 其中新航下降99.4% , 胜安航空下降99.8% , 酷航下降99.9% 。
新航集团7月份公布的业绩显示 , 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财季 , 净亏损额为11.23亿新元(1新元约合人民币5元) , 为有史以来最大财季亏损;集团收入同比下降79.3%至8.51亿新元 , 支出下降51.6%至18.9亿新元 。 今年以来 , 新航集团股价已大跌接近50% 。
为进一步缩减成本开支 , 新航集团鼓励员工申请无薪休假和在外兼职 。 自3月份以来 , 包括地勤人员、机师和空服人员在内6000多名员工已申请最少7天以上无薪假期 , 有1700多名员工已申请在公共交通站点、社会服务中心和医院等场所兼职工作 。
为改善财务状况 , 新航集团之前已通过发售附加股、抵押贷款等筹得110亿新元资金 。 新航集团透露 , 胜安航空正在按计划与新航合并;同时 , 调整接收已订购客机日期并推迟付款 , 目前已同空中客车公司达成协议 , 与波音公司在继续商谈中 。
新航集团预计 , 航班数量在2020/2021财政年年底之前 , 最多只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一半 。 根据航空业界普遍估计 , 航空乘客数量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 为了能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 集团旗下航空公司未来几年将运营更小的机队 , 并缩小飞行网络 。
新航集团表示 , 国际航空旅行业复苏速度比当初预期还要缓慢 , 预计9月底前 , 集团客运能力仅能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7%左右 。 针对新航集团裁员 , 新加坡交通部部长王乙康指出 , 政府和新航集团已作出最大努力推迟裁员 , 但疫情给航空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 使得裁员无法避免 。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航集团宣布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克利福德指出 , “拥有一个有活力的航空业 , 对于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 因为它确保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有效连接 , 促进了人员和货物流动 。 ”出于同样考虑 , 新加坡政府8月份决定松绑旅游限制 , 为航空业复苏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