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_原题为 1000多年的梅庵 , 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 , 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肇庆在国内众多城市中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 关于这里有着太多久远的故事 , 不同的时期 , 不同的情节 , 不同的人物 , 不过这些都有一个相同点 , 那就是具有绝对的传奇性 。 其实在出发肇庆之前 , 我就提前了解过一些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 , 在众多地方中一直有个地方吸引着我 , 那就是梅庵 , 或许你看了这个地方的图片会觉得很普通 , 但保留下来的建筑和这里的故事却意义非凡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当你走在街头 , 如果不经意 , 那你很容易错过这里 。 因为梅庵的外部建筑太过普通 , 被斑驳的老墙围了起来 。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他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 , 其实早在1996年11月 , 梅庵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梅庵建于北宋 , 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 相传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路经肇庆时曾在岗上亲手插梅 , 六祖惠能大师到底是何人?他是佛教南禅宗的祖师 , 也是中国佛教最后一位嫡传佛祖 , 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 , 继承东山法门 , 为禅宗第六祖 , 世称禅宗六祖 。 如今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梅庵院内的最中央有一口井:六祖井 。 至今是肇庆市内最古老的水井 , 开于唐代时期 , 据说当时六祖惠为方便灌溉梅树 , 用他的锡杖挖了这口井 , 被后人们称为六祖甘泉 。 整个井深8米多 , 到如今井底的水依然清澈见底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整个梅庵的规模不算大 , 但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著称岭南 , 是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 。 尤其是大雄宝殿 , 上面的梁架和斗拱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结构风格 , 被称为“江南珍贵的北宋遗构” , 其他建筑为明清时期的 , 直到今天这些在中国的建筑技术史上 , 依然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步入院内 , 你会发现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些石碑 , 有几块居然大有来头 。 其中一块是清乾隆四十六年的《重修梅庵碑记》 , 另外一块是道光二十三年的《重修肇庆府梅庵碑记》 ,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 就是都采用了宋至道二年创建的年号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中间的金身坐像就是禅宗六祖惠能 , 梅庵是一位名叫智远的和尚为纪念他而修建 , 相传惠能喜欢梅 , 每到一处插梅为记好 , 梅庵后面的山岗曾是惠能插梅的地方 。 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得传衣 , 三十九岁出家 , 说法利生共三十七年 , 著有《坛经》 。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文章图片

乾隆|1000多年的梅庵,因为六祖惠能而得名,更有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