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社科院调查: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避重就轻”( 二 )


个别被评估的地方政府在公开政府债务使用情况信息时 , 能够细化到具体使用的项目 , 逐个项目列出基本情况及使用的具体债务额度 , 账目清晰规范 , 有利于对使用政府债务的项目进行监管 。 例如 , 河北省石家庄市在《石家庄市2018年市本级和全市财政总决算报表》的附表《2018年石家庄市本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表》中 , 逐个项目公开了政府债务分配使用到的项目的情况 , 涵盖176个不同项目 , 并明确列出项目名称、所属领域、主管部门、实施评估对象、债券性质、发行时间等信息 , 内容详尽规范 , 便于查阅 。
关于债务率偿债率
关键指标透明度低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 , 伴随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 地方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尚不规范 , 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 , 存在风险隐患 , 审慎处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以及可能诱发的风险 , 十分必要 。 其中 , 提高和加强地方债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
施正文对《报告》评估结果分析后认为 , 地方债务限额、债务余额和债务结构种类等指标只能从总量规模上判断地方债的情况 , 但是对于判断地方债风险控制效能的作用其实并不关键 , 关键指标是地方债的债务率、偿债率、债务期限结构等信息 。
然而 , 根据《报告》披露的数据 , 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偿债率和期限结构等关键判断信息透明度低 。
《报告》显示 , 除2018年无政府债务发生的6家评估对象外 , 共有175家评估对象未公开2018年度的债务率 , 总体占比高达87.94% 。 其中 , 省级政府、较大的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分别为21家、42家和112家 。
有196家评估对象未公开2018度政府债务的偿债率 , 总体占比98.49% 。 其中 , 省级政府、较大的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分别为30家、49家和117家 。
有153家评估对象未公开债务期限结构 , 总体占比76.88% 。 其中 , 省级政府、较大的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分别为21家、33家和99家 。
施正文介绍 , 债务率是政府外债余额与出口收入的比率 , 是衡量外债负担和外债风险的主要指标 。 债务率的国际公认安全标准是小于100% 。
地方政府偿债率 , 又称为财政偿债率 。 地方政府偿债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当年偿还本息金额+地方政府债券当年还本付息金额+地方政府外债当年的还本付息金额)/当年地方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该指标越高 , 说明偿债能力越弱 。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不同的债务期限搭配 , 从而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 , 保证财务安全的一种债务期限组合方式 。 不适当的债务期限搭配不仅会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益 , 危及企业自身的财务安全 , 还可能危及国家的安全 。
为此《报告》指出 , 债务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债务违约风险 , 偿债率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偿债能力 , 建议各级政府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增加公开内容 , 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公开“债务率”和“偿债率” , 并设定警戒线 , 给政府性债务戴上“紧箍咒” 。
同时 , 债务期限结构可以衡量政府短中长期债务资金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 及时公开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 , 方便各地根据项目资金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实行动态调节 , 合理安排债券期限结构 。
完善债务管理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报告》指出 , 总体上看大部分政府未合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数据 , 债务信息公开不够细致 。
财政部印发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要求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随同预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使用安排及还本付息等信息;随同调整预算公开当年本地区及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本级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等;随同决算公开上年末本地区、本级及所属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决算数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还本付息决算数 , 以及债券资金使用安排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