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发挥余热引领新风 老党员办起“家庭党校”

【杨芳|发挥余热引领新风 老党员办起“家庭党校”】
9月24日上午 , 北戴河区西山街道一栋民房中 , 不足20平方米的小院内 , 整整齐齐摆放着一面国旗、一面党旗、一组资料架、一张桌子、一组展示墙 。 这里是杨芳的家 , 也是平安路社区第一家“家庭党校” 。 这不 , 64岁的杨芳和辖区党员正在商量中秋节志愿活动的事儿呢 。
杨芳退休前从事社区工作 , 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 。 她工作时风风火火 , 平安路社区居民几乎都认识这个热心的老社区主任 。 很多人记得她说过的话 ,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 居民的事再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 居民的事再累我们也要干好 。 ”
退休后杨芳也没闲着 , 她从一名社区干部变为优秀的志愿者 , 积极参加所有活动 , 从创城、拆违攻坚战、创卫工作到现在的碧水保卫战 , 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 有居民开玩笑:“您这跟没退休有啥区别呀!”
2018年7月1日 ,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 , 杨芳创办了社区第一家“家庭党校” , 她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院落 , 自此成了社区践行群众路线、学习和传播国家方针政策的阵地 , 成了区域党员教育阵地 。 杨芳和附近的党员经常聚在一起 , 开展学习培训、政务上传下达等活动 。
除了讨论学习 , “家庭党校”还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参与创森、创卫、烟头革命、社区治理等活动 。 杨芳还带动党员组建了睦邻志愿服务队 , 坚持志愿服务活动 。
康复路平房区有一名叫马淑珍的孤寡老人 , 身体非常差 , 饮食起居成为大问题 。 杨芳知道后多次上门看望、帮忙做家务 。 马淑珍不停感叹:“你这岁数 , 也算老人了 , 还帮我 。 ”杨芳笑着回答:“和您比我算年轻人呢!干点活累不坏 。 ”随着老人岁数越来越大 , 身边也不能离开人了 , 杨芳便联系马淑珍的侄子侄媳妇商量 , 决定让马淑珍住进了老来福敬老院安享晚年 。
每年的端午节 , 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和孤儿院的孩子们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 杨芳和其他志愿者早早开始包粽子、煮粽子 , 将爱心和关怀送给他们 。 驻北戴河区部队的战士们衣服脏了、破了 , 杨芳定期去取 , 给战士们熨衣服、缝补衣服 。 看着一件件干净的绿色军装 , 杨芳心里特别欣慰 。
去年取暖季来临前 , 为了响应“煤改电”的号召 , 杨芳在自己家中先行试验 。 主动贡献出自己的家 , 安装了第一套电锅炉设备 。 她带头拆除煤炉 , 第一个上交存煤 , 每天接待几十人到家里参观新设备 , 让周围的邻居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煤改电”带来的暖意 , 带动了整个社区“煤改电”的进程 。 有人说杨芳闲不住 , 杨芳笑着承认:“到啥时候咱都是党员 , 都要起带头作用呀 。 ”(秦皇岛晚报采访人员  杜楠)
杨芳|发挥余热引领新风 老党员办起“家庭党校”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