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走吴越古道,寻历史文化(上)
_原题为 走吴越古道 , 寻历史文化(上)
高生元
第801期
吴越古道 , 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镜内 , 与浙江省临安区大峡谷镇龙井桥村接壤 , 属清凉峰山脉 , 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 , 海拔1363米 。 古道全长35公里 , 北端云山村可北达芜湖、合肥、南京 , 东达上海等地;南端龙井桥村可东达临安、杭州 , 西达黄山、江西等地 。 古道由山道(主要是石块砌成) , 千顷关关隘(又称塘岭关)、石砌城墙遗址 , 天池 , 乐利峰、龙兴寺遗址等组成 。 境内峰峦叠翠 , 云蒸霞蔚 , 流溪如歌 , 茂林修竹 , 杂花生树 , 风景秀丽 。 各种珍稀动植物特别多 , 能常见野生梅花鹿、黑麂 ,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十余个品种 。 物产丰饶 , 是著名的“山核桃之乡”和“宁前胡之乡” 。 吴越古道 , 文化底蕴深厚 , 闻名大江南北
一、古道渊源 吴越古道在皖浙交界处 , 两地乡民地相邻 , 习相近 , 人相亲 。 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楚 , 秦时同属鄣郡 , 汉时同属丹阳郡 。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析宛陵县南乡置怀安县、宁国县 。 吴越古道地域属怀安县(位置在今宁国市东南部)管辖 。 怀安县人口较宁国县人口多 , 县官称令(当时 , 万户及以上的县称令 , 不足万户的县称长) , 宁国县官称长(晋时始称令) 。 怀安县数度废兴 , 唐天宝三年(744)归并宁国县管辖至今 。
文章图片
浙西大峡谷镇 , 汉时属丹阳郡於潜县 , 晋时属吴兴郡於潜县 , 隋时属杭州於潜县 , 唐垂拱二年析於潜县置紫溪县 。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 , 改名武隆县 , 同年复名紫溪县 , 又析紫溪县另置武隆县 , 县治即今浙江临安市昌化镇(曾名武隆镇) 。 神龙元年(705) , 更武隆县为唐山县 。 大历二年(767) , 唐山、紫溪两县并入於潜县 。 长庆二年(821)复置唐山县(今临安市昌化镇) , 五代梁开平二年 , 改唐山县为金昌县 。 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唐山 。 后晋天福五年(940) , 改名横山县 。 不久又改为吴昌县 。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 改吴昌县为昌化县 。 至1960年撤销昌化县并入临安县(市)至今 。
南朝、隋唐以来 , 千顷山佛教的兴盛 , 引来皖浙等地的僧人、香客登临 , 以及两地村民的交往 , 自然便开成一条山路来 。
宣州地理位置重要:“土控吴兼越 , 川连歙与池 , 山河地襟带 , 军镇国藩维”(唐杜牧诗) 。 唐昭宗龙纪元年六月 , 杨行密率部围攻宣州 , 宣歙观察使、宣州刺史赵煌与杨行密大战于曷山(今宁国县文脊山) , 赵煌大败 , 逃到宣州城内 , 领宣州军民守城相拒数月 。 最后粮绝人相食 , 赵煌战败而亡 , 宣州为杨行密占有 。 杨行密向唐王朝申请自任宣歙观察使 , 昭宗皇帝诏许之 。 杨行密派大将田頵、安仁义、李神福等分别攻取苏州、常州、镇江 , 占领了江南大片富庶之地 , 军事势力越来越强大 。 “唐王国立于西北 , 而植根本于东南矣 。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王夫之语) 唐廷税收,十分之九出自江南 。
在唐朝末年 , 皇帝已经没有控制地方军阀的力量了 , 各地的混战不断 , 谁有力量有能力将一个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 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为当地的军政长官 , 借此安定一方 。 昭宗皇帝想稳住东南局势 , 抓住杨行密这根救命稻草 , 于大顺元年三月 , 赐升宣歙观察使号为“宁国军” , 授杨行密为“宁国军节度使” , 领宣、歙、池3州 。 节度使为唐朝官名 , 统管一道或数州军政大权 , 所辖区内各州刺史(或郡守)均为其下属 , 本身兼所驻州刺史 , 凡节度使必带中央官衔 。
大顺二年 , 杨行密又攻取了滁州、和县 , 势力不断扩张 。 景福元年 , 杨行密攻取楚州(今江苏淮安)、苏州、常州 , 威胁占据扬州的孙儒 。 随后击败孙儒 , 占据扬州 。 其势力急剧扩大 , 领地包括了现在的江苏、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 景福元年六月 , 唐廷拜行密淮南节度使(治在扬州,领8州)、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 杨行密率众赴扬州任 , 以部将田頵为宁国军节度使镇守宁国 , 其累迁检校太保中书门下平章事 。
推荐阅读
- 王林平随笔《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在古纸堆里精耕细作》
- 吴越|《扫黑风暴》收视拿第一,本为孙兴贺芸追剧,哪知被黄希圈粉
- 吴越|收视率破2!《扫黑风暴》3个配角表现优秀,孙红雷1人撑起全剧
- 孙红雷|【霸气】终于要来孙红雷与张艺兴江疏影吴越参演《扫黑风暴》
- 吴越|李现惊喜亮相新综艺,临时串场无特写镜头,却害陈赫险些丢了工资
- 寿县|被低估的历史名城,是省内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游客却不见多少
- 钦州|广西灵山:《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更名
- 遗址|宁波发现东周时期文化遗址 出土文物佐证此地曾参与吴越争霸
- 首批|堪称“地下博物馆”,是省内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鲜为人知
- 古道|探秘马帮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