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_原题为 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说《论语》是一部很厉害的书 。 既然《论语》是孔子的语录汇编 , 那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们先来说说孔子的出生年代和故乡 。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 , 也就是距今大约2600年前——他真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古人啊!但这也证明我们国家的历史真的是很长很长 。
那个时候 , 中国处在一个叫“春秋”的时代 。 我们常说的“春秋战国” , 其实是两个时代 , 一个叫“春秋时代” , 一个叫“战国时代” 。
战国时代之后 , 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统一了中国 。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 , 已经是春秋末期了 。 他是鲁国人 , 他的家乡在中国现在的山东曲阜 , 所以 , 孔子是山东人哦!
孔子其实有自己的名字 , 名丘 , 字仲尼(古人有名也有字) 。 所以 , 他其实叫“孔丘” 。 那我们为什么要叫他“孔子”呢?因为“子”是一种尊称 , 就是“先生”的意思 , “孔子”就是“孔先生” 。 我们看《论语》里总是有“子曰”“子曰” , “曰”就是说话的意思 , “子曰”其实就是“先生说”的意思 。 大家如果看过一部叫《武林外传》的情景喜剧 , 肯定会记得里面那个吕秀才一天到晚说“子曾经曰过” , 他说的其实就是《论语》 。
孔子是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也就是老师自己教学生 。 所以 , 我们现在还把孔子奉为教育界的祖师爷——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奇怪:老师不教学生 , 谁教呢?这里我们就埋个小伏笔 , 后面会说到 。
中国的很多行业都会奉一个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师爷 。 比如木匠行业的祖师爷是鲁班 , 农业的祖师爷是神农氏 , 织布业的祖师爷是黄道婆 , 而教育这个行业 , 祖师爷就是孔子 。
确实 , 可能在你们的印象中 , 孔子就是一个头发花白、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学究 。 但其实啊 , 他这个人可能和你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哦!
我们不妨来看看《论语》里 , 孔子自己是怎么说的——请注意 , 从现在开始 , 我们就要接触《论语》里的原文啦!
下面这段话出自《论语?述而》 , 原文是这么说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 子路不对 。 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 ,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听上去有点拗口 , 是不是?没关系 , 我们来解释一下 。
先说一下当时的背景:
那一年 , 孔子已经63 岁了 , 当时他还在周游列国的途中 。 楚国有个叶(yè)县 。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 , 这个字你的念法不对 , 应该念shè , 不是念yè 。 你说的也对也不对 , 以前确实念shè , 但现在词典里对这个读音标注的是“旧读法” , 现在可以读叶子的“叶”啦!)一天 , 这个叶县的首长叶公就向孔子的弟子子路打听 。
“请问 ,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表示 , 自己回答不了 。 (子路不对)后来 , 孔子知道了 , 就教子路:“哎呀呀 ,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女奚不曰” , “女”在这里是个通假字 , 就是“汝”的意思 , 就是“你”;“奚”在文言文中常被用作副词 , 意思是“为什么” 。 )
孔子接着说:“(你和他说)这个人呀 , 用功起来会忘了吃饭 , 快乐起来就忘了忧愁 , 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 ”
没错 , 这就是那句“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那么 , 孔子为什么要用这三点来形容自己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三点 。
先看第一点 , “发愤忘食”, 也就是用功起来忘了吃饭这一点 。 这一点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 , 你们可能会说:大人们为了加班会顾不上吃饭 , 我自己做作业有时候也忘了吃饭(或许你们玩游戏也会忘了吃饭吧)……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
推荐阅读
- 春晚的邓超到底有多快乐?孙俪:你冷静点....
- 主持人换掉董卿,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不降反升,到底谁更厉害
- 从“浙江一哥”到“销声匿迹”的华少,他到底做了哪些荒唐的事
- 航天员妈妈到底会不会包饺子?
- 疯批美人李美珠逼疯刘在石制服金钟国,她到底怎么了!
- 一次道歉不够,那就两次!宋智雅穿假货,到底得罪了谁?
- 乐嘉:从金牌主持人到消失在荧幕前,他到底做了什么?
- 这档节目才上映两期,热度就超越了“街舞4”,到底有什么资本
- 很多观众都不想看舒悦,他到底做了什么让观众这么反感他?
- 《街舞4》:张艺兴将国风贯彻到底,王一博出场状态宠辱不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