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2016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奖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5年格里菲斯的电影同名)
自问自答
性格所致,永远喜欢先讨论最不招人喜欢的部分,所以先讨论这部电影背后的争议。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早年被他人指控过强奸就不顾电影本身如何在各大影评网站刷差评,导致这部电影的评分有非常大的失真。
我个人对这种行为以及做这种事的人表示深深的厌恶。首先,导演最后被认定是无罪的。换句话说,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导演的确犯有强奸罪行。这个事实本身存不存在都是有疑问的,除非你不相信美国的司法制度。连事实都没有确定就义愤填膺地要攻击一个人,这个首先就很不理性。
其次,退一步讲,即便导演真的是坏人,罪大恶极,有人讨厌他,厌恶他,乃至抵制他的电影都没有问题。既然做过坏事,想要再取得他人的信任是要付出实质的努力,甚至即便努力了,也有人保持警惕。这也能理解。但电影是导演的工作成果,这里暂且不讨论其他演职人员在电影里的贡献,这是个客观存在。电影的质量是电影本身决定的,不可能因为拍的人是个好人,所以电影是好电影,因为拍的人是个坏人,所以电影变坏了,所以这也是个客观存在。因为不喜欢导演这个人就贬低电影,岂不是认为可以根据个人的好恶扭曲事实?不喜欢一个人,就可以把这个人有关的一切说成是黑;喜欢一个人,就可以把这个人有关的一切说成是白。连客观事实都可以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改变,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没有原则和底线。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精彩,那么就应该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导演也应该获得他应有的回报。因为和工作成果无关的理由剥夺一个人的收益,就跟因为一个人做过牢,所以可以明目张胆地克扣工钱一样不可理喻。对于那种恶意刷差评的人,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刻薄”。我真想把刻薄两个字放大,占满整个屏幕。
言归正传,对这部电影,我的评价是: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去看。
电影前面的铺垫太长,从小时候一直讲到恋爱、结婚,冗长且没有必要,也就是凸显此人天赋异禀,从小识字,爱读圣经而已。而且后面部落仪式部分反倒产生了不好的含义,因为这段处处在暗示主角天生要成为领导者,要拯救黑人,把整个对奴隶制这种不义的反抗归结到一个救世主的降临。而相对应的,作为主角从顺从的奴隶到反抗的领袖,这段转变又太过迅速,突然一下子打算起义了,然后没有任何可信服的理由,他就成为领袖,开始领导起义了。关键的那个转变节点没有了,给人非常突兀和牵强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影片主旨不但乏善可陈,而且有问题。如果这部的电影讲宗教对人的愚弄,主角认识到宗教背后的真相就是压制人的精神,从此抛弃宗教,那这部电影立意上有创新。然而不是,主角还是以上帝的名义起义,临死前看到黑皮肤的天使引领他上天堂,暗示主角是黑人的耶稣。
如果这部电影讲,知识的重要性,主角因为知识而觉醒,教育的平等才是平等,愚昧是囚禁人的牢笼,剥夺黑人的教育权利就是对他们的奴役,那么这部电影也有价值,结合史实也有震撼力,然而电影只在开头用部分书籍仅供白人阅读这个小细节稍稍提一下就不再着墨。主角起义的目的竟然是因为他给白人受洗,所以被打了,刚好奶奶又死了,所以他决定造反,然后母亲、妻子都说你干得漂亮。这简直匪夷所思。
那电影讲什么呢?黑人深受压迫,所以要起来反抗白人的统治,正义一方全是黑人,敌人全是白人。当然,你会说,电影里也有好白人,比如农场主的老妈,那个想要受洗的白人,但一来戏份太少,二来农场主的老妈也有限制黑人自由看书,只能看圣经的黑历史,更何况干掉的,还是她的儿子。而坏黑人,则要么说你们是在找死但啥也没干,要么是一个孩子告发,但最后还成为北方军士兵解放黑奴。所以模糊黑白分界的部分实在太少,黑人基本都是好的,偶尔几个坏的,也变好了;白人都是坏的,偶尔几个好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很难不让人感觉这就是一部宣扬仇视白人的电影。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日本明治天皇的生平简介 怎样评价明治天皇?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天龙八部里阿碧是怎样的人?阿碧的人物印象
- 耶律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如何评价耶律璟?
- 冯小青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冯小青很有才吗
- 红楼梦彩霞和彩云什么关系?彩云贾环怎样好上的
- 西门庆是怎样让自己的情妇一家人家破人亡的?
- 如何客观评价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