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瀛寰新谭|百多年前一场跨国遗产纠纷:晚清官员真的怕洋人?
_原题为 瀛寰新谭|百多年前一场跨国遗产纠纷:晚清官员真的怕洋人?
【编者按】
近日 ,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的《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一辑(十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丛书第一辑聚焦晚清时期的中外交涉与交流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外交学人”特邀这批史料的几位整理者 , 基于史料对晚清外交和中外交流做更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 在以更丰富的细节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 , 也希望能激发对当下中国外交与中外交流的一些思考 。
今日刊出的这篇 , 讲述了晚清对外交涉中一场微不足道的小胜利 , 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幅与我们以往所知的“常识”略为不同的近代外交画面 。 而要理解历史的鲜活与复杂 , 像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
关于近代中外关系 , 蒋廷黻曾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 , 就是鸦片战争之前是我们不给洋人平等 , 之后则反之 , 他们不给我们平等 。 这个说法尽管细究起来也没什么道理 , 但大体可以代表一般民众对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 。 如果说有人以一个“宠”字来概括汉代“信-任型君臣关系”(见侯旭东著:《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 , 那么以一个“怂”字形容晚清外交 , 恐怕会得到相当的认同 。
文章图片
很多“80后”的童年回忆——《渔童》
若说更为直观的形象 , 大抵就类似小时候动画片《渔童》中的官老爷 , 在洋人面前完全直不起腰杆 , 帮着传教士抢夺老渔夫的鱼盆 。 其实 , 这部动画片又可以带出当时另外一则类似的通俗说法 , 即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 当然 , 关于这一说法的由来、内涵和所蕴含的深意说来话长 , 此处便不赘述 , 不过关于“官怕洋人”一条却未必尽然 。
《外交辩难》中的一场外交胜利
总的说来 , 鸦片战争后 , 依然不怕洋人 , 或想让洋人怕的官大有人在 。 这其中自然有相当部分是与洋人完全没有实际接触下的高谈阔论 , 或者迷信怪力乱神后的莫名自信 , 却也有官员是知己知彼 , 从容应对涉外事件 , 并让洋人咄咄称奇者 。
文章图片
《外交辩难》 , 蔡钧撰 , 张晓川整理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20年
接下来所谈的一场跨国遗产纠纷案便是其中一例 , 此案被当日的中方谈判人员蔡钧记录了下来 , 载于其所著《外交辩难》之中 。 蔡钧 , 江西上犹人 , 早年在广东捐官出仕 , 受到刘坤一赏识 , 专门处理一些涉外事件 。 此后 , 被奏调跟随郑藻如出使美国、西班牙和秘鲁 , 由于当日的兼使机制 , 驻外公使分身乏术 , 会委派随行人员常驻其中一国 , 蔡钧就长期留驻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 并与当地官员士绅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
中法战争期间 , 蔡钧称病回国 , 随即被两江的曾国荃和善庆看中 , 去北京待了两年后 , 又南下在两江当差 。 因其善于与西方人打交道 , 在督抚之中还颇受青睐 , 时不时被借调往闽浙办理交涉事务 。 这一跨国遗产案即是蔡钧被派往福建所处理的一事 。
话说明清两代 , 福建人下南洋谋生者甚众 , 其中有一个叫叶畴的人 , 本名林登铁 , 后卖入叶家 , 所以改了姓名 。 他常年在菲律宾(当时为西班牙殖民地)做生意 , 在菲又娶了两女 , 共生下子女三人 。 之后叶畴携资产约3万多银元回国 , 不久在籍病逝 , 财产遂成遗产 。 西班牙驻厦门领事濮义剌将遗款全部收缴 , 欲带回菲律宾 , 叶畴族人叶燕满上控官府要求分得遗产 。 地方官与濮领事交涉未果 , 蔡钧奉命来办此案 。
推荐阅读
- 心疼!星二代也有烦恼,窦靖童节目中掩面哭泣,自曝遗产交给弟妹
- 又双叒获奖了!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荣获2021年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
-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定档开播!房山这里精彩亮相!
- 李咏去世后留下2亿遗产,没有给哈文,而是全部给了她
- 《请叫我总监》杀青,金牌制片人黄澜新作,林更新谭松韵领衔出演
- 遗产|李咏去世后留下2亿遗产,没有给哈文,而是全部给了她
- 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谷一在央视对尚雯婕大发雷霆:这是中国舞台,你是中国人!
-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恋爱吧》第三季在云南启动录制
- 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射击冠军大言不惭: “弓箭起源于韩国”, 郭德纲一句话怼回去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区15个项目通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