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涛|一线|对话《武汉人》主演:贾乃亮遗憾没演医生 刘敏涛赞其憨傻善良
腾讯新闻《一线》 作者:胡梦莹
10月8日晚 , 《武汉人》作为抗疫剧《在一起》最后一个单元播出 , 伴随着国庆档结束 , 这部剧同时收官 。 剧中 , 来自泛松原社区的涂芳、丁几何秉承服务精神 , 在抗疫期间为居民解决各项生活难题 , 热心、万能的社区工作者形象被全景式展现 。
文章插图
涂芳的扮演者刘敏涛接受采访 , 她透露身为山东人的她 , 为了能有武汉口音 , 特意向剧中扮演前夫的王茂蕾学习 , “希望能把这个人物塑造到完美 。 ”刘敏涛与丁几何的扮演者贾乃亮有大量对手戏 , 她称赞对方透明真诚 , 像个大男孩 , “要用武汉话就叫‘sao a’ , 意思是傻憨又善良 。 ”
贾乃亮则透露 , 自己原本为没能演到医务工作者而感到遗憾 , 但在出演这个角色后 , 突然有一种不一样的认知 , “就是在整个疫情期间 , 社会每个角落都有这样平凡又不平凡的人在做贡献 。 ”拍摄中不乏动人场面 , 他透露有一场戏一度失控落泪 , 而和倪大红扮演的孤寡老人的对手戏也让他深受触动 。
刘敏涛:向王茂蕾老师学武汉口音 , 贾乃亮憨傻又善良
《一线》:你是山东人 , 但在剧中要说大量武汉话 , 这方面挑战大吗?
刘敏涛:从外形上说 , 她是很质朴的基层干部 , 我就扎个辫子、穿件T恤 , 直接素颜出镜 。
语言是个难点 , 我是山东人 , 说武汉风格的普通话是个挑战 , 很担心武汉的观众们不认可我的发音 。 副导演是武汉人 , 开拍之前专门给我录了一遍我的台词 。 但我学得不好 , 被人说不像 。
进组之后 , 在剧中扮演我前夫的王茂蕾老师是武汉人 , 他说话的感觉正是我想要的 , 我就跟着他学 。 但也不好意思老是打扰他 , 小打小闹的我就顺着语感来了 , 比较重要的我会发给王茂蕾老师 , 他用微信语音发回给我 。 我希望能把这个人物塑造到完美 。
文章插图
《一线》:第一次和杨阳导演合作 , 她是什么风格的导演?
刘敏涛:一个在拍摄现场很霸气 , 但私底下很温柔的女性 。 对现场驾驭能力很强 , 对细节处理很到位 , 这些对我们演员都有很大帮助 。 跟杨阳导演什么话都可以说 , 跟剧组的其他人也是这样 , 大家都非常坦诚 。
《一线》:在表演上她有给出什么建议?
刘敏涛:她给我们的表演宗旨是“不要脸谱化” 。 这个非常准确 。 不管是《武汉人》还是《在一起》的其他单元 , 都是非常接地气的故事 , 虽然都是在讲抗疫的幕后英雄 , 但在当下 ,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 。 我要塑造的也不是英雄 , 而是普通人 , 一个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的普通人 。
《一线》:既要呈现英雄一面又要接地气 , 表演上如何把握?
刘敏涛:这个人物非常琐碎 。 她没有几场戏是完整的说几句台词、干一件事 。 很多都是即兴 , 包括调解劝架、补窟窿、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 。 看完剧本我就想 , 这么琐碎的戏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呢?会不会就只觉得她嗓门很大 , 骨子里很热情 , 什么都不在乎?
有一场戏是社区给各家送菜 , 得穿着防护服搬运蔬菜 。 在现场拍摄我就自言自语地问自己 , 涂芳怎么不知道累呢?剧中还有一个细节 , 疫情前期防护物资一度不足 , 涂芳和丁几何就用透明文件夹做护目镜、水桶当帽子 。 到这里我又想 , 他们不怕吗?没想过自己可能会被感染吗?
《一线》:你认为 , 她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刘敏涛:不是不知道累 , 不是什么都不在乎 , 更不可能不害怕 。 但只要一忙起社区工作 , 她就什么都顾不上 , 生理累到极限的时候她会打个盹 , 其他时间她想的都是怎么把社区居民照顾好 , 让大家平安度过这场疫情 。 她只是不在乎自己 , 她的责任心战胜人的本性 。 当时那些在一线抗疫的人都是这样的 。
推荐阅读
- 2022江苏卫视春晚品质再升级,致敬一线工作人员,舞台年轻有活力
- 2022河南春晚再“出圈”,对话总导演陈雷:能打80分
- 《我的小尾巴2》热播,邓泽鸣兄妹热度大,一段对话值得家长反思
- 容声冰箱×《光影》对话张艺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时间会给答案
- 才下《朗读者》,又携“白发少年团”,对话97岁指挥家曹鹏
- 对话脱口秀达人颜怡颜悦:创作是一个不断”杀死“自己的过程
- 中新文娱独家对话肖战:能带给人力量,真的很荣幸
- 对话新青年|冯伟:为平凡人圆梦,为不凡梦想喝彩
- 朱丹到底怎么了,曾是一线主持人沦落到全网嘲讽,现在无人问津?
- 红花郎川渝春晚录制走进郎酒庄园古今对话中开启酒香文化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