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生一刀

_原题为 一生一刀
原创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到京都采访调理师专门学校 , 见到了仲田雅博校长 。
京都调理师专门学校是一所以培养日本和食厨师为主的中专学校 , 在日本 , 如此专业的厨师学校不多 , 因此很有人气 , 看到不少美女学生 。
我跟仲田校长开玩笑说 , 我已经在努力想象坐在她的吧台前 , 看她给我捏寿司的情景 。
日本|一生一刀
文章图片

仲田校长说 , 日本和食是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 为了传承与弘扬和食 , 必须不断地培养一代一代的和食厨师 , 这所学校便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
原本以为学做和食很简单 , 但是 , 仲田校长说 , 学之前必须先要学会买刀和磨刀 。
问校长:“需要几把刀?” , 他说:“至少需要8把刀” 。
问校长:“你有几把刀?”他说:“14把” 。
为啥要这么多?切各种鱼和加工各种菜肴 , 需要用不同的刀 。 和食对于刀工 , 有特别的讲究 。
日本|一生一刀
文章图片

仲田校长
我对日本的刀产生了兴趣 , 问仲田校长:“日本最好的刀具厂在哪里?”
他给我介绍说 , 是在大阪府堺市 , 那里有一家百年老店 , 叫“堺刀司” 。
从京都开车1个半小时 , 就来到了堺市 , 这个城市是日本最著名的刀剑生产基地 。 在中国明朝嘉靖时期 , 葡萄牙人占据浙江省舟山市的双屿港 , 并从那里前往日本进行国际走私贸易 , 给日本带去两样东西 , 一是火绳枪 , 二是香烟 。
史料记载 , 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 ,1543年)8月25日 , 当时一只载有100多人的船 , 在明武装走私商人王直的带领下 , 在鹿儿岛县种子岛靠岸 。 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 , 带有一种火绳枪 , 装上火药与小铅丸 , 用火绳点火 , 即可射击击中目标 。 日本地方军阀时尧见后视之为稀世之珍 , 将其称为“铁炮” 。 之后 , 又用重金将其购买 , 并派小臣条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学习火绳枪的使用及其火药制作法 , 仿制了十几支 。 不久 , 日本的一些铁冶场便先后仿制这种火绳枪 。 堺市在那个时代 , 就成了制造火绳枪和刀剑的“兵工城” 。
现在留存下来的百年老店 , 已经不多 , “堺刀司”是最有名的一家 。
日本|一生一刀
文章图片

已有215年历史的日本刀具名店“堺刀司”
公元四世纪时 , 日本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驾崩 , 选择在堺市建造皇陵 。 结果 , 这一座皇陵造得多大呢?占地46万平方米 , 沿着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公里 , 比西安的秦始皇陵(25平方米)还要大 , 被称为是“世界最大的皇陵” , 去年已经获得世界文化遗产 。
为建造这一座皇陵 , “堺刀司”的祖先们打造了许多的铁锹锄把 , 算起来 , 这发家史要追溯到1600年前 。
日本|一生一刀
文章图片

仁德天皇皇陵
但是 , “堺刀司”真正立业 , 是在1805年 , 当时日本开始流行抽烟 , 江户政府为了征收烟草税 , 对于切烟草的刀具 , 实施政府定点生产 , 以刀论税 , “堺刀司”于是在生产刀剑的基础上 , 开始生产民用产品 , 首先就是切烟草的刀 。
过去215年 , 如今的“堺刀司” , 主要以打造各种菜刀为主 , 世界各国的名厨们以拥有一把“堺刀司”的刀为荣 。 而日本几部与料理有关的电视连续剧 , 所用的刀具 , 均来自于“堺刀司” 。 “堺刀司”的公司门口 , 贴了好几张电视剧海报 。

推荐阅读